
是否在从墨西哥获得的土地上蓄奴,在一八四九年墨西哥战争结束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北方拒绝在新入联邦的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实行奴隶制。南方则称,在那里实行奴隶制是宪法赋予的权力。南方用脱离联邦来威胁北方。
亨利·克雷在一八五零年提出了一项妥协案。他说,联邦是永恒的,是为后代而建的。南方无权脱离联邦。妥协案遭到了南北双方和总统泰勒的反对。
妥协案提出一周后,密西西比参议员杰弗逊·戴维斯阐明了立场。他说,该方案于南方不利,遣返逃奴法很难实行。戴维斯说,北方要改变对南方的政策,北方必需承认南方的权利,其中一条就是南方人有权让自己的奴隶进入美国领土。他认为,国家分裂责任在北方,北方企图控制南方,不制止这种趋势的话,有一天,北方会强大到用修宪来取消奴隶制。戴维斯警告说,这是南方绝对不会接受的。
三周后,南卡罗莱纳的卡洪在参院发表讲话,他和戴维斯一样反对克雷妥协案。
一八五零年三月七日,卡洪在参院反对妥协案的讲话后的第三天,六十八岁的韦伯斯特站了出来支持妥协案,他声音很弱,但讲话掷地有声,份量不减当年。为此,韦伯斯特失去了当选总统的机会。
蓄奴主义者卡洪,于一八五零年三月三十一日去世,妥协的可能增大了。
三周后,国会任命的一个委员会完成了新的妥协草案:一、德克萨斯为蓄奴州;二、加利福尼亚为自由州;三、在从墨西哥得到的土地上不规定是否可以蓄奴;四、德克萨斯放弃对新墨西哥东部的土地要求;五、联邦政府承担德克萨斯在合并前的所有债务,作为对德克萨斯的赔偿。
一八五零年七月九日,泰勒总统因病去世,副总统菲尔莫尔继任。在蓄奴和新增领土问题上,菲尔莫尔坚信,只有妥协才能挽救合众国。他毫无保留地支持妥协案,并要求内阁全体辞职,新内阁成员都是联邦的支持者,支持妥协案。
一八五零年夏天,议员就各项提案分别投票。九月底,参众两院批准了妥协案的全部内容,经总统签字生效。被称作是“火山口上的盖子”,缓解了南方退出联邦的危机,将内战拖延了十一年。
一八五四年,伊利诺斯参议员斯蒂芬·道格拉斯为了解决新州加入联邦而造成的南北方权力失衡的困境,提出《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提案》。提案建议改变一八二零年设定的以北纬三十六度三十分线为界的《密苏里妥协案》,让新入联邦的州的居民自己选择畜奴或自由。
该提案彻底打破了美国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平衡。道格拉斯说他可以借着焚烧他模拟像的火光从华盛顿走到芝加哥。主张废奴的北方人耽心奴隶制蔓延到北方,他们拿起武器来到堪萨斯,希望其成为自由州。为了确保其在联邦中的权力,南方人也来到堪萨斯,企图用武力控制选举,将其变为畜奴州。
一八五五年三月三十日,堪萨斯进行了一次选举。毗邻的蓄奴州有很多人涌入堪萨斯。该州原先只有一千人的登记选民,但总票数竟然有六千三百二十张。几乎所有州议员都成了蓄奴派。
废奴派选民认为这是一次伪选举。堪萨斯出现了两个政治中心,蓄奴派在列康普顿,废奴派在劳伦斯。蓄奴派指责废奴派违法,声称要血洗劳伦斯。
州政府则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种态度给劳伦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最终酿成了堪萨斯血案。《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提案》成了内战的主要导火线。
十八世纪末,加勒比海地区发生的黑人起义及黑奴屠杀白人的事件,在美国南方引起了普遍的惊恐。
一八三一年由塔特·特纳领导的黑人起义在弗吉尼亚州爆发,起义者在被镇压之前杀死了六十个白人。
堪萨斯血案后。南方奴隶主强化了“黑人法规”,那是一些制约黑奴和自由黑人的行为的法律。南方对鼓吹废奴的书刊进行邮检,使废奴人士和对奴隶制有疑问的人,在南方无法生存,只得迁出南方。这些人离开后,南方就只剩下清一色的蓄奴主义者了。
一八五九年十月十五日,约翰·布朗和两个儿子及女婿在哈珀斯渡口举行了反抗奴隶制的起义。很快布朗的起义就被政府镇压了下去。但布朗起义激化了美国国内有关奴隶制的争论。
民主党人说,这次起义是共和党人精心策划的。共和党人否认,说起义是一个疯子——布朗的个人行为,但布朗起义有正当理由:结束奴隶制。
南方报纸指控布朗,说起义是战争行为。许多南方人认为,所有北方人都该对起义负责。他们认为所有北方人都想在南方搞奴隶起义,南方人最担心的就是奴隶起义。
南方采取了许多新措施以阻止类似事件发生,一些地方采取了军管。奴隶主们威胁说,一旦发现有人造反,立即对他们采取鞭刑或者绞死他们。
由于担心奴隶造反,南方人更加团结了。奴隶主一直在谈论让南方各州脱离联邦以确保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没有奴隶的人反对分裂。布朗起义改变了这些人的想法。布朗起义后,南方就剩下一种声音了。
布朗起义在南方的反响比北方还大,南方从中看到了北方的决心和勇气,为此加快了独立的步子。奴隶制是南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也是他们对《独立宣言》的理解。“所有人生而平等”这句话中的所有人,实际上只是白人。布朗起义加快了内战的脚步,是内战的另一个导火线。
一八五七年最高法院斯科特诉山弗特案的裁决是为内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该案判决黑奴不是美国公民,并以违宪为由废除了《密苏里妥协案》。
斯科特是个黑奴,一八三三年被主人卖给蓄奴州密苏里州的一名的军医。斯科特曾随艾默森在自由州伊利诺伊州和威斯康星自由联邦领地的军营里住过四年。后来斯科特随从主人回到密苏里州。
一八三四年艾默森去世后,根据其遗嘱,斯科特成为主人遗孀的财产。
一八四六年,斯科特向密苏里州地方法院提出申诉,要求获得人身自由。斯科特声称,他曾在废奴地区住过四年,身份应是自由人。据州际间尊重州法的原则以及密苏里州“一旦自由,永远自由”的州法,斯科特获得自由人身份后回到密苏里州,还应该是自由人。
经过漫长的诉讼,一八五七年最高法院对该案裁决,裁决从宪法高度维护了奴隶制,激化了南北矛盾,断决了妥协的可能性。
美国建国后,政治上靠的是主张州权的民主党和主张联邦权力的辉格党间的平衡来维持。
一八五六年共和党诞生,平衡被打破了,伊利诺斯州的亚伯拉罕·林肯是其在国会的声音。林肯认为奴隶制是合众国所有问题的根源,必须废除。共和党和林肯不想改变现状,但他们要让新入联邦的州成为自由州。
一八五六年大选,北方人宾州民主党人詹姆斯·布坎南当选总统,国会中共和党仍占多数。
面对强大的共和党,南方人知道,若是不让奴隶制进入新州的话,他们就无法在联邦内与共和党抗衡。他们建议征服古巴和中美州,使其成为畜奴州,以此来维持南北平衡。
北方人则认为,不彻底废除奴隶制,奴隶制就会向新入联邦的州蔓延。于是,一八六零年大选就成了关键,若是民主党人尤其是北方的民主党人当选的话,内战有可能延缓。
但是,主张废奴的林肯脱颖而出当选为总统。于是,内战无法避免。
尽管,林肯和华盛顿及杰弗逊一样对奴隶制持反对态度,但他希望慢慢地废除这个制度。林肯废奴是出于自由的理念,他极端歧视黑人。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脱离联邦,成立邦联,美国分裂。在北方是叛乱,在南方是二次独立。
内战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是奴隶制度史上的最后一次大流血。这场双方都豁出去了的战争,前后经过了四个腥风血雨的年头,南北双方一共有六十二万人丧生。而美国从独立战争到越战,死亡军人总数只有六十四万八千人。当时差不多每个家庭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四分之一男性人口的南方,妇女们甚至改变对男性的审美观,因为四肢健全没有伤疤的男人几乎不存在。
战后,南方的经济完全枯竭,土崩瓦解。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黑人还是白人蒙受了同样的苦难。因为缺乏食品,南军和北军,四处掠夺,甚至犯下暴行。
内战彻底改变了美国。
北方的胜利,永远解决了各州独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以来让美国政治不稳定的奴隶制问题,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内战中,北方耗费了一百十六亿美元,南方也差不多。内战的绝大多数战场在南方,南方因此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数百座城镇被摧毁,象亚特兰大那样的大城市,被北方军完全摧毁。为此,亚特兰大人至今心有不甘。北方军所经之地,农场被毁,房屋被烧,牲畜和农作物不是被抢就是被毁。
南方的交通损毁更大,北军摧毁了南方绝大多数铁路,少数未被北军夺去的南方火车也是破坏严重无法使用。船只被摧毁,道路、桥梁一片狼籍。南方已没有能力进行重建。
有钱人把钱都存放在南方邦联的银行里,战后成了废纸。南方欠下的战争债务根本无法偿还。四百万解放了的奴隶自由了,但只有少数能自立,他们需要工作和培训。
黑人虽然在内战中获得了自由,但要到一八七零年,国会才通过了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正式给予黑人选举权。各州在制订州法时对黑人参选设置了种种障碍,黑人参政在现实中很难。
十九世纪末,南方各州制定了公民参选必须付人头税及通过文化考试的州法,使大多数黑人无法参选。
一八九六年,最高法院在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中认定种族“隔离”合法、和种族“平等”一样都不违宪。接着,南方各州推出了各种种族隔离政策,公共设施、餐馆、旅馆、医院、剧场、车站等,都以种族划线,白人、黑人各用各的,互不侵犯。直到二战时种族隔离才有所改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才最后被废除。
对一个国家来说,一旦确立了它的立国原则,就会随之产生与那些原则相应的生活生产方式与价值观。一旦这些东西被确立,就很难改变。
美国的宪法是所有成文法中最好的之一,它利用社会中的各种对立的组织原则去平衡各个利益集团。但是,这一切仍无法改变十九世纪初,南方奴隶制这样一种生活生产方式。为此,南北双方最终开战,北方的胜利靠的是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但战争的残酷,不亚于人类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美国从内战中学会了如何避免内战,南北战争很可能是美国唯一的内战。尽管,几代美国人因为命运,恰好遇上了这场战争,很多人因此丧生。但是,当美国从这场战争走出来之后,开始走向了工业化,走上了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道路。现代美国从这场血腥的内战中诞生。
-所有图片均来自wiki
-2010年9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