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酒泉子欣赏

酒泉子欣赏

作者: 香椿拌豆腐 | 来源:发表于2024-12-31 23:27 被阅读0次

原文: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首词是潘阆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抒写作者对西湖的回忆。“长忆西湖”,“忆”字是全篇的关键: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经“忆”字提示,下文便从现实中脱开,转入回忆。“尽日凭阑楼上望”,“尽日”、“望”应“长忆”,由今日的不懈思念,引出当年无尽的栖迟,用感情带动写景。“凭阑楼上”是词中熟语,极难出新意,然而用在这里,在表明作者终日留恋的同时,还使以下诸景因之入目无遗。“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前句写风物,后句写背景,相映生辉。“三三两两”句点渔舟位置,有悠然自在、不扰不喧的意思。宋杨湜《古今词话》说:“潘逍遥(阆字逍遥)狂逸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于此句可见一斑。

下片开头继续写当日楼上见闻。“笛声依约芦花里,自鸟成行忽惊起”,上句写声,“依约”是隐约、听不分明的意思,摹笛声渺茫幽远、似有若无的韵致;后句写形,用“忽惊起”状白鸟(即白鹭)翩然而逝、倏然而惊的形态,色彩明快,颇具情味,在朴实的白描中透出空灵。“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闲整钓鱼竿”不仅应上片之“钓鱼舟”,而且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全篇立意到此得到有力的暗示。上片只说自己凭阑看见别人的渔舟,这里却说自己要亲去一钓,意境也更深了一层。“水云寒”应“正清秋”。水云或云水、烟波,是钓翁渔隐出没之处,这种寥廓苍茫的背景,对词中景物是极好的陪衬,也非常符合作者的出尘思想。

这首词首尾写当时情,中间写昔日景:形同包融。前后两片之间又多处互相照应,比如“笛声”当发自“钓鱼舟”上,“芦花”也该是“岛屿”周围之物,至于“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思”与“忆”,“水云寒”与“正清秋”更丝丝入扣,今昔一体,全篇浑然。此外,本篇用白描手法写景,足使忆中之事如在目前。作者对于钓鱼舟、岛屿、笛声、芦花、白鸟等等都只记其名,不作着力描绘。清沈谦《填词杂说》曰:“白描不可近俗,修饰不得太文,生香真色,在离即之间,不特难知,亦难言。”这首词选景高洁,情调闲雅,用笔洗炼,是白描中的佳品。《古今词话》说潘阆《酒泉子》成,“一时盛传。东坡爱之,书于玉堂屏风。石曼卿使画工绘之作图。”宋释文莹《湘山野录》也有钱希白爱此词,自写于玉堂后壁的记载,足见其为人们所重视。

相关文章

  • 【每日一词】(七)        《酒泉子》

    词牌名《酒泉子》,又名《杏花风》、《春雨打窗》等。以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为正体。 《酒泉子》...

  • 酒泉子

    长忆故乡,最是人间还天上。飞鸟入翠掩映藏。处处暖洋洋。 只凭阑干楼上望。门外槐花惹人香。梨白半亩思往事。悲伤又何妨?

  • 酒泉子

    酒泉子 纳兰容若 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杆角.最愁人,灯欲落,雁...

  • 酒泉子

    午梦来时。万物无声连宇。叶清圆,风十里。觉迟迟。 往来行客无言语。渐知秋已去。云翩翩,人如玉。景成诗。 (中华新韵...

  • 酒泉子

    【酒泉子】 文/納蘭文軍 肠断绿杨, 聊自可怜春草。 雨行吟,云落照,水中央。 一丛花令费思量, 风动暗香呼唤。 ...

  • 酒泉子

    司空图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 酒泉子

    长忆潇湘,群山环抱水荡漾。几经潮涨孤岛在,桃枝旧模样。 斜风细雨话清凉,忽起鸥鹭三俩行。且听数声虫鸣唱,闲看浪打浪...

  • 酒泉子

    北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

  • 酒泉子

    北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

  • 酒泉子

    光冷月明,空照残楼画屏。冷烛迷,风刺骨,梦常萦。 泪沾黄花情抚,暗伤无人吐。自断肠,情独抚,苦长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泉子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zt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