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1027日的一段自由书写

我呆呆地望着房间中两个开心打闹的孩子,心中无尽的羡慕,脸上有淡淡的欣慰的笑容。但是当在键盘上敲击出“委屈的妈妈给不出来爱”时,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委屈。
小时候,我是那种情感细腻、比较敏感的孩子,时常就会有大颗大颗的泪珠涌出来,记得奶奶偶尔会骂:哭什么哭?有什么可委屈的?于是,渐渐地,我只会无声掉泪,不再嚎啕大哭。低声流泪的好处就是没有人可以发现你的哭泣,所有的忧伤都留给了自己,这份孤独的忧伤沉积,汇聚成更多的委屈。
一如现在的我,最近感受到了那沉积的委屈,泪水便会时常不自觉地涌出来。
说起来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只不过是娃儿爹连续出差,周末不归,周末要自己持续带娃儿。娃儿已8岁,也算乖巧,只不过就是好奇心强烈、不时提出各种问题,不想做作业,不想吃重复的饭菜而已。
单一来讲,做饭、吃饭不是大问题,辅导功课也不算是大问题,只是连续7天按时接送、做饭、辅导功课和陪伴“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我感觉有些束缚,我期待能有些自己的时间,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嗯,是的,周一至周五娃儿上学的时候,我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仿佛是给自己充电,让我可以在放学后安心、高质量陪娃儿。而这个周末由于娃爹的缺位,我不得不全程陪伴,我很烦,我厌恶这样的生活,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
我感觉自己要一直做事:做饭、陪吃、陪喝、陪聊、陪玩儿、陪作业,陪伴一个人仿佛变成了一件沉重的事情。为什么?为什么?他已经不是一个2-3岁的孩子,而是一个8岁的男童了,为什么我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束缚感?这种委屈似曾相识,像极了小时候陪伴父母。
小时侯我体谅父母的辛苦,很小就开始做事,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带妹妹; 我不喜欢那样乖巧地一直做事,我也期待可以出去玩儿,期待可以有玩儿得好的朋友,一起疯跑、一起大笑;一如现在的我,也期待时常有个朋友可以小聚,聊聊天儿,散散心。
可是,我没有,我一直没有。 为什么?
小时候的我是一直因为家务耽误了我出去玩耍吗?不,这不是全部的事实,是我不觉得她们的游戏有趣,我不喜欢跟她们一起玩儿了,我真心不觉得那扑克比读书更有趣。那就是说,其实我有机会出去玩儿,只是我选择与自己待在一起,我选择与更喜欢的自己待在一起。这是一份我自己的选择。
现在呢?我也依然没有朋友吗?不,实际上分部沙龙的姐妹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们的沙龙就是小聚, 我们志趣相投,曾经很聊得来,只是最近,她们似乎跟不上我成长的脚步,我又不想和她们玩儿了。 嗯,我有些嫌弃她们了,于是选择了孤独,但实际上我并不享受全部与自己待在一起的日子,我与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我也期待与朋友们小聚,分部沙龙,原来我需要呀!我需要与她们有些联结,有交谈,有对话。
是的,我更喜欢精神层次的交流,这种人其实蛮少的,可遇不可求。
博凯的到来真好,两个孩子有商有量,我就自由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即便不陪伴儿子玩耍,也不会有愧疚了。
为啥会愧疚呢?我怕他孤独,怕他难过,怕他一个人无聊,一如我怕自己孤独、怕自己无聊、怕自己一个人没劲一样。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我真心想要去参加沙龙,我可以开车带他俩出去,可以带着玩具,他俩依然可以想办法让自己愉悦。只是我没有意识到沙龙和分部姐妹们对我的重要性,我把自己困住了。实际上,我也有朋友,也有伙伴,只是平时大家都比较忙,只是大家只有周末才能相聚而已。
看来,我是背负了儿子的情绪了,我希望他快乐,一如小时候我希望妹妹快乐一样。
相同的期待,很好,只是,Lina,这次你不能再次放弃自己了。
Lina,你现在长大了,有自由了,请记住,你是有选择的。
能困住你的人,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