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论语新诠第十六章(2)【1568】2025-7-7(2)
(二)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
【释词】樊迟,名须,字子迟,是孔子的学生。“问知”的“知”同“智”、“问知”就是问什么是智慧。“务民之义”句,“民之义”是动词“务”的宾语,“务”的意思是“从事”,是“努力去做”,“务民之义”就是“努力去做对人民适当合理的事情”。“敬鬼神而远之”中的“远”是形容词作动词用,旧读yuàn(怨),意为疏远。
“先难而后获”句,先努力后收获。
【大意】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努力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尊敬鬼神,但不要迷信,这就是智慧。”樊迟又问什么是仁爱,孔子说:“仁爱的人努力在前(先为别人奉献),收获在后(然后自己才得到好处),这就是仁爱。”
【导读】对鬼神采取尊敬但疏远的态度,是孔子思想中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孔子对鬼神既不完全否定,也不赞成迷信。不否定是因为鬼神之类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人的理性可以证明或者证伪的,正如基督教之上帝,信者恒信,不信者不信,信者不能证明其有,不信者也不能证明其无。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采取一种尊敬而不亲近的态度,其实是最明智的,也是最恰当的。
至于“先难后获”,可能是孔子针对樊迟的缺点提出来的,但也是对许多总想不劳而获的人的一声棒喝。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做事不努力,老想投机取巧,不想为别人奉献,却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利益,这也是一种“不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