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幸福与无奈
——厦门大学中文系原创青春剧《日租房》有感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追寻,是我们的座右铭。
开场的音乐和歌词深情幽渺(虽然唱得很难听),轻轻拨动了我的心弦,像一群迷茫的孩子在询问,令整个气氛变得沉重和苦闷起来,这也是整部剧的基调。
小小日租房,交织了四个人的不同遭遇,他们的命运看似独立实际联系紧密。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却都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们矛盾、彷徨、苦闷;来自各方的压力使他们变得激愤和偏执,却又怯弱地逃避着外面的世界。
兰心今年三十一了,多次考博落选,但仍不甘心继续拼搏中。对于女博士这个身份,兰心心里也很明白社会的种种偏见和自己所会面对的压力(她至今未婚),但实在喜欢校园喜欢读书,所以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她也心甘情愿。父亲极力反对她的抉择,四处为她寻找相亲对象,只要是“五官端正、四肢健全”都列入考虑范围;朋友劝她快点嫁人相夫教子去;街坊邻居也对她冷嘲热讽;曾经的男友给她留了一张写着“你是一个值得欣赏的女子,但不适合做伴侣“的纸条不辞而别。兰心是一个多么清高孤傲的女子啊,这种压力只会让她更加固执自己的追求,甚至有点极端化了,有种玉石俱焚的悲壮感。
萧遥其人如名,对整个社会冷漠失望,只想过着庄子般的逍遥生活。大四,当他的舍友忙着找工作、考公务员、考研、出国以及和女友分手的时候,他一个人搬到校外的日租房住了半年。一方面,你觉得这个人不负责任,吊儿郎当,放浪不羁。这么大个人还厚着脸皮问妈妈要钱交房租,也不去找工作整天窝在房里打魔兽,或者出去风流快活;另一方面,他却没有任何的虚伪造作,有的是真情实性的可爱。对俗事不屑一顾,却能一针见血指出本质,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潇洒。但对社会的态度过度消极,对自己的生活也过度放任。
还有一对特别纠结的情侣,谈了九年恋爱谈到最后闹分手。分到剧终也没有分成,但也回不去原来的感情了,继续纠结……大业是来自大山的孩子,毕业后留校任教,善良包容,与世无争。小羽毕业后选择了去深圳工作,当了一名白领。两人在火车上相遇,在象牙塔里相知相爱。可惜的是校园里的爱情似乎总是消失在社会的洪流中。两个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冲突,陌生感油然而生。经过两年的社会历练,小羽相信“弱肉强食”,大业的与世无争是一种不求上进、逃避、懦弱的表现。我比较关注小羽这个角色,因为她刻画了大都市白领的形象,也是我将来要过的生活。小羽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善良纯真,勇于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小羽说得也没错,这就是社会的真正嘴脸。人始终要去适应这个社会,甚至由不得你。我了解她的心情,深圳是一个充满了物欲和诱惑的地方,你的身体会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你的心也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白天在公司里像一台机器做着重复的工作,晚上还要面对孤独和寂寞。小羽是多么希望能和男友有个结果,可惜两地分居,又没有房子。无限期的拖延已经让小羽彻底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只剩下怨气。两个人对自己事业的坚持也让这段恋情看不到未来。但毕竟有九年的感情和记忆,两个人还是深爱的,分手也就没那么果断了。真是纠结啊……
整部片子的前半部基调还是很苦闷和无奈的,让人心情特别沉重。前半部分每个角色虽然都住在同一栋日租房,但彼此不相识,有着自己独立的故事。但导演喜欢把不同的场景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