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博撷珍
国博:中国画史“四大名僧”之一《石涛画册珍品》

国博:中国画史“四大名僧”之一《石涛画册珍品》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08:45 被阅读1次

        著名艺术家崔如琢收藏的艺术珍品《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件作品是石涛安徽宣城广教寺出家的时候创作的,从26岁到31岁的6年时间里,共画了一百开,画完了以后,他就把这一套册页捐给了广教寺(也叫双塔寺)。可是没过20年,册页就被画家方士庶发现了,方士庶看了册页后,爱不释手,并收藏了该册页。之后几经辗转,在上世纪的40年代,这套册页又流入日本。(关于方士庶,请看本文附件一

        1999年,崔如琢到日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石涛的《石涛罗汉百开册页》,爱不释手;最终用合当时大约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该册页。

        根据崔如琢的研究,《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是石涛青年时期绘制的工笔人物作品,在石涛一生中创作中十分罕见。各册页中罗汉左右分别陪侍众多人物及似龙虎鹿狮等神兽形象,集山水、花鸟之大成,图册历时三百多年仍保存完好。

         下图、李瑞环为展览题词:崔如琢藏传世墨宝    石涛百开罗汉册     李瑞环

        石涛(公元1630一1724年):是中国画史的“四大名僧”之一,生活在明末清初年间,为明靖江王之后。石涛法名原济,一作元济、道济。俗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汉族,广西全州人;青年时期出家为僧,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晚年定居扬州。是清初山水画之大家,画花卉也别有生趣。主要著作有《画语录》等。(关于“四僧”,见本文附件二

       下图 :石涛百开罗汉册封面。  左起第一行文字:苦瓜大和尚百页罗汉图册神品敬亭山广教寺供奉

        中间文字:僧元济号石涛别号清湘老人大涤子俗家姓朱名若极为明 / 靖江王后裔后久游皖苏等地卒于扬州工诗文书画天才横 / 溢自成一家清湘遗人效李伯时着色人物山水走兽无不精明皆自 / 能出机杼表现出高古奇骇意趣盎然神秘恐怖不可意测之景象 / 大士此图册百页有康乾大家方士庶过眼并钤印多枚由道光间 / ??珍藏并题识  丁亥春广陵梦栖桐馆主重装并珍藏子孙永保

        右边文字:石涛大士早年在敬亭山所绘五百罗汉 / 图历时数年为石道人毕生之精制 / 庚戌年腊月????题识

     下图、 石涛大士百页罗汉图册   第一开图中右侧红章中文字为:敬亭山广教寺永远奉供

       下图、 石涛大士百页罗汉图册   第二开    落款为:石涛济写于广教寺     右上角钤印:士庶

        下图、 石涛大士百页罗汉图册  第三开(由于罗汉图册  有百页之多,因时间关系,仅拍摄三张)。

下图、 大幅罗汉图     右侧钤印:小乘客

下图、 大幅罗汉图    右下侧钤印:瞎尊者

下图、  大幅罗汉图    落款:石涛济山僧,钤印:小乘客

     下图、  大幅罗汉图    落款:石涛  济敬写

下图、  大幅罗汉图     落款:丁未秋日济山僧

下图、 大幅罗汉图     落款:?果月之子石涛济

下图、 大幅罗汉图    落款:小乘客

       下图、  崔如琢作品展室

      下图、  崔如琢作品展室

         2012年8月2日,我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工作,这里距离宣城市仅有120多公里路程,我计划在下月(9月)内,到宣城看一看,拜访石涛大师修行的广教寺,届时会把广教寺的现状照片发表,敬请期待。

 附件一:

        方士庶(公元1692—1751年)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一作小师道人,清代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家居维扬(今江苏扬州)。受学于黄鼎,山水用笔灵敏,气晕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兼善花卉写生。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复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董其昌。惜中寿而殁。有《环山诗钞》存世。

附件二:

     中国画史“四大名僧”

        在中国画史上所称的“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但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采。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意识流变使四僧的艺术品格同样光辉夺目。四僧所面对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画传统的高峰。文人画发展到明末,开始兀显出程式化,“摹古”、“泥古”的画风盛行。四僧师传统而不为所缚、学古人仍自有见解,大胆革新,各树一帜,开画坛新风,为文人画的发展拓展了广深的空间,后来的文人画作者如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等均受影响。

 

附件三:

      石涛其人

        石涛,本姓,名若极,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自称苦瓜和尚。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小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他的别号很多,还有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原籍广西桂林,为广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祯九年、十四年、十五年(公元1636年、1641年、1642年)诸说,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约五十七年(公元1705年、1710年、约1718年)诸说。明亡后,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晚年居扬州。他既有国破家亡之痛,又两次跪迎康熙皇帝,并与清王朝上层人物多有往来,内心充满矛盾。

        石涛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动"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他聪明绝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他异于常人的高明之处。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等传世。著《苦瓜和尚画语录》,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件四:

       关于崔如琢 

        崔如琢,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1944年生于北京。幼拜师郑诵先习字,长投李苦禅门下学画。1981年怀揣800元美金,带着梦想行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始涉足书画、收藏、鉴赏等领域。11年后旅居香港,9年后再度回归故乡-北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崔如琢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心系祖国,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反对台独,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胸怀国内民众,关注国内和谐社会建设。

        崔如琢出道甚早,学养深厚。他自幼习字,书法上深受郑诵先先生影响;及长学画,绘画上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

        赴美后,崔如琢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不仅如此,崔如琢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德、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影响日隆。

        由于崔如琢先生深厚的传统艺术造诣和市场对他的高度认可,中国艺术品三大拍卖公司之一的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在2004年12月11日秋季拍卖会上为崔如琢先生举办了个人作品拍卖专场。所有参拍作品全部成交,赢得满堂红,获得很大成功。为当代这一年龄段的中国画家举行拍卖专场,在国内拍卖界尚属首次。2005年7月30日,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十周年庆典,再次为崔如琢先生举办专场拍卖,34幅作品成交额逾千万元。

        鉴于崔如琢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市场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国青年报》社等七家单位共同推选崔如琢先生为2004年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为了赋予“神六”更多的文化含义,崔如琢先生创作的绘画长卷《和平颂》被选为搭载纪念品,随同神舟六号一起遨游太空。 崔如琢在艺术理论方面造诣深厚,出版的著作有《崔如琢的世界》、《崔如琢画集》、《如琢书画收藏集》等。

        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馆内展出了他16岁至今创作的100多幅优秀作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崔如琢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从宋元到明清及近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收藏逾百件,在书画艺术品收藏和鉴赏方面,经验丰富知识渊博。

        崔如琢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学位,现任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兼中华名人书画院院长。 

        崔如琢先生的作品画如其人,朴茂厚重苍中见湿,大气磅礴大巧若拙,个性显明,收放自如。无半点修铮造做之态。他的画取材甚广,包括山水、花鸟、虫、也间有人物。而尤以泼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鸡最多得意之作。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清新雅致,充满趣味,或淋漓酣畅,妙意横生。数丈巨幅,随意挥洒,册页小品亦精奇生动,小中见大,气势磅礴。山水画用笔浑厚,画面以墨水不为,不追求色彩的复杂变化,单纯中予人丰富的美感,善用浓墨、破墨,苍茫厚道,枯湿浓重,枯湿浓淡均为笔力。

        全文完

原题:(原创)四大名僧之一石涛画册珍品(1)     2012-08-11 13:54   发表

2018.12.31    阅读(1612)| 评论(29) 

相关文章

  • 国博:中国画史“四大名僧”之一《石涛画册珍品》

    著名艺术家崔如琢收藏的艺术珍品《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件作品是石涛在安徽宣城广...

  • 宣城:清初画僧石涛出家地-广教寺

    本文关键词:石涛:中国画史上所称的“四僧”之一,他创作的《罗汉百开册页》堪称国宝。 广教寺:石涛出...

  • 观《四僧博文》有感

    画坛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

  • 临石涛

    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等。是清代四僧之一 。他的绘画风格最为多变,技法丰富。在绘画史上是最有创新意识的画家,影响...

  • 石涛绘画的创新精神内涵

    石涛(1630~1724)清初四僧之一;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曾拜名僧旅庵为师,性喜漫游,...

  • 中国四大名石,名不虚传

    中国四大名石,名不虚传! 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寿山石【福建】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

  • 高峰体验@国画中的名僧画家

    提到和尚画家,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这四位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僧人画家在画史上合称“四僧”,而在中...

  • 清初大画僧石谿(1612一1692)

    名画欣赏 石谿俗姓刘,是一位很有名的明未清初的山水画家,他是“ 清初四僧 ” 之一,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

  • 一篇文章看懂—岫玉

    蛇纹石的上品就是我们“国石”岫玉。 中国四大名石之一 。 这是一种念力很强烈地极其强施舍咒的工具。 要知道在古代蛇...

  • 石涛山水画的笔墨丹青 一画论赋予的创时代意义

    “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第一”。石涛被称为清初四画僧之一,是黄山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扬州画派的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博:中国画史“四大名僧”之一《石涛画册珍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l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