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林又见树,晚清小说的翻译研究可以这样看待。晚清文学,小说是大宗,而小说中翻译小说的份量极重。阿英的《晚清戏曲小说目》收录1004种小说,其中翻译小说590种。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的《新编清末名初小说目录》修正了阿英的统计,得出的数字更为惊人。在1873到1912年间近代的翻译小说的总量是1101种,而创作小说的总量为1531种。樽本特别指出1907年以前,翻译的作品超过创作。1908年以后,创作才逐渐超越翻译。然而二者的界限很难划分,不少翻译小说,不是直译而是意译或改写。而小说创作的内容比如科幻小说,也是直接抄写翻译。所以,李欧梵认为翻译小说和创作小说都应该是晚清文学的一部分,这种观点很有道理。那么问题就出来了。究竟应该在翻译小说方面如何做研究呢?在海峡两岸的研究者看来,可以从个案着手,做文本细读。有时做少数文本互读或推及跨文化和地区之间的流通和互动。这种主流方法,原则上以接收者~中国本土的语言和文化为基础,而把原来的文本和其来源国的文化背景略略带过。但是近几年,特别是英美的西方学者,他们受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把这个翻译过程作为西方殖民文化侵略的部分。更强调接收者的反扑或者颠覆。这种做法基本上也是纯文本着手,只不过从中读出意识形态的霸权阴影,虽然处处强调霸权,但往往因为语言所限,无法真正进入接受者的文化心态。而李欧梵先生则在两者的基础上将文本双方平等对待,用对位法先做处理。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双方的文化背景,也就是文本的脉络和产生的外在历史环境必须兼顾。然而微观式的文本细读和互动依然不足以处理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潮流和演变问题,所以应该做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宏观研究,因为过度的文本细读,往往会产生见树不见林的问题。如何既见树又见森林。这是晚清文学翻译研究的大前提。
意大利学者Moretti在他的一本小书中也提出一个类似的比喻,他不用林的说法,而把重心放在树上,树就是类型,而文本只不过是树枝,而比文本更重要的是作品技巧上的手法,这是他借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说法,所以他下了一个结论极小和极大,这是制造文学史的动力,是手法和类型,而不是文本,当然是研究文学的对象,但不是文学史知识的正确对象。
意大利学者Moretti在他的一本小书中也提出一个类似的比喻,他不用林的说法,而把重心放在树上,树就是类型,而文本只不过是树枝,而比文本更重要的是作品技巧上的手法,这是他借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说法,所以他下了一个结论极小和极大,这是制造文学史的动力,是手法和类型,而不是文本,当然是研究文学的对象,但不是文学史知识的正确对象。
所以他反对只选一个文本作代表来分析整个类型的方法,因为类型本身是一个分歧的光谱,他内在的多元变化不是任何一个文本,包括经典著作足义代表的,这个说法就可以解决研究晚清文学的问题。虽然大量的学者做了个别的文本研究,但是不能以偏概全。然而,类型也意涵文本的共通性,否则不能构成类型。因此,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适当的调节和协商,是研究晚清文学的一个根本问题。
众所周知,晚清文学的翻译的另一个明显特色是从雅到俗,应有尽有,在短短十多年约1895年至1911年,如果推到民初,则可以到1915年五四新文学革命前夕,约二十年,出版最旺盛的最关键的时期是1905到1915年这十年,他像一棵生长极快的树,枝叶繁茂,然而原来严肃的政治社会教化的目的被淡化了 娱乐和消遣性的通俗文学大行其道;换言之,就是通俗性的作品大为盛行。研究晚清文学和翻译,必须研究通俗作品,并且要雅俗并置,一视同仁。莫莱悌的理论,既然注重文学的类型,当然也雅舍并包,不分彼此,因为他认为文学的类型基本上是语言结构的形态,也就是这个类型的成规手法和技巧,而非文本本身的文学价值。
一个作家用的好,其他作家竞相模仿,有时候一个独创性的小手法也可以牵动大局,启动整个类型的改变,衍生出一种新的类型,这些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经典说法,用来研究通知,文学特别适用。
莫莱提又加上一个说法:任何一个类型的流行都是有周期性的,他可以流行一时,但只是一时,而后会被另一种类型所取代,他引用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研究文学的演变,就是研究新的形势如何取代已经活过了头,失去艺术用途的旧的形式,而新的类型的出现也需要一段潜伏期,他必须在旧的形式开始式微之后才能产生。这不是靠少数文本的变化可以决定的,而是要研究观察大量的文本才能看得出来,因此莫莱提用了大量欧陆小说,特别是英国小说的资料,放入电脑,把成果总结成一本小书。Graphs, maps trees,书名既有树的字眼,显然类型学是他的支撑理论。莫莱提发现,在近代英国文学史上,每一种类型只能否领风骚二三十年,然后会逐渐被另一种新的类型取代。例如,英国文学史上先有书信小说,1760到1790年之间,再出现哥特小说,1790-1815年,然后是历史小说1815-1840s。这种起伏的现象,他称之为波浪,他列了一个1740年到1900年的小说类型流行榜,竟然有40多种文类,而1850年后的流行文类,那至少也有20多种,可惜的是,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真正流行的两种类型,侦探小说和科学小说,却没有包括在他的图标之类。而这两个类型恰恰也是晚清最流行的新类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