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有趣,这让采集者省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忧虑。毕竟,如果是那些无法影响的事,就算担心也没用。
而在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到史上新高。农民不仅时时刻刻都得想着未来,还几乎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服务。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说是在为未来服务,有时候会牺牲掉休息娱乐的时间,但又很难保未来是什么样子,如果这一刻的快乐都不能享受,那所追逐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从狩猎和采集者到农耕文化,人类的文明进程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活在当下,进化到为未来担忧……
于是,早从农业时代一开始,“未来”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
农民担心未来,除了因为有更多东西要保护,也是因为现在有别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
我们现代人焦虑,是因为我们知道有办法能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做不到,或者我们做了,但担心做的不好,做的不全面,所以焦虑。如果一开始就一无所知,也就放任了。就像我们焦虑职业发展,却丝毫不担心地震何时会来。
史上的场场战争和革命,多半起因都不是粮食短缺。法国大革命领头的是有钱的律师,而不是饥饿的农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底层人民在历史转折点往往受害最深。所以“信天”这个信仰是利益统治集团树立起来的,越小众才能越永恒。想象一下,如果世界是无神论的,那战乱时,我们民众该是多么孤单无助。
现在看来,虚构故事的力量强过任何人的想象。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就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会连接。虽然人类的基因演化仍然一如既往慢如蜗牛,但人类的想象力却是极速奔驰,建立起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
其实人类一直在改造周围的环境来更好的适应自己,但总有一天环境的改造进入瓶颈人类是否开始自我改造。
虚构的故事是怎么支撑着整个帝国?我们已经讨论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标致公司。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另外两个史上最有名的虚构故事:第一个是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这可以说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第二个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这可以说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古文明发源地以及古代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如今很少有保持着昔日的辉煌,是因为过分依赖曾经的辉煌,而不思进取吗?大概因为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能是政治的需要。
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所以“造物者赋予”其实就只是“出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盲目的演化,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有的计划和规划都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演化并不总是 ”有意而为之“,很多时候也是 ”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