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看学生作文,头大。
错别字,病句多,书写差是三大痼疾。
今日还发现两个大问题:语言碎片化,即语言突兀,跳跃性大,句子之间过渡语连接词缺乏,这些东西经常需要读者或者老师自行脑补!第二大问题,表达没有逻辑性。
探究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或许是短视频文化,快餐文化所致。学生们缺少了组织连贯语言的能力。在写此文的同时忽然意识到这或许与我也有一定关系,限于时间限制我常常让学生在订正答案时候只记关键词。
究其第二个问题原因,被动接受、被输入的多缺少了主动思维过程故而造成表达的逻辑性缺失。
如何解决是个问题,因为面临初四时间短任务重的问题。现在只能想到以下不成熟办法:
1.订正答案或者做笔记要完整,尽量不只记关键词。
2.上课让学生常动笔。经常让他们就某件事或某个现象写几句话,然后大家一起修改。尤其注意这两个问题。
第三个,是关于作文,常在班里读优秀作文。让学生读,推荐同学的,或者作文书上的。
或者张贴优秀作文。还有晨读组里一起做的作文片段积累。
第四,让学生沉住气,慢慢写,锻炼思维,锻炼表达,以此让他们能流畅准确地输出!
第五,鼓励他们常动笔写,建手账或者简书或者微信公众号,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六,常找学生指导作文。既有宏观指导也有具体而微的指导才行。
后几点是关于整体作文的提升,不止限于前边说的两个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慢慢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