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已经很久没有写过了,但是一直都在酝酿着。不知道是长时间没有着手了,还是真的不会写,反正一直就是没有进度。
手上开了有几本书,一本毛姆的《刀锋》,一本《孙子兵法》。惭愧的是,《孙子兵法》被我写来凑更了。其实这个真的不怪我,生涩难懂,我只有公示出来,以此证明自己学习了。
《刀锋》是毛姆著名的一篇小说,之前看到很多人都在写毛姆,学习毛姆。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几年前看的《月亮与六便士》,知道有那么一个人,为了理想竟然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
《刀锋》写于二战期间,看之前小说的介绍这样说:
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小说的开始讲了拉里和未婚妻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发展,我以为是爱情故事。但是想着毛姆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就一直看下去。
主人公拉里从小是个孤儿,被一位医生抚养长大。长大后的拉里年轻帅气,阳光洒脱。去参加战争当了飞行员回来以后,就变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无法融入不说,就连已经订立婚约的未婚妻,都不肯为她进行妥协。
拉里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不满,除此之外,还有不理解。解除婚约后的拉里开始寻找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其实他的问题是什么,想要寻找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他自己也不清楚。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他还体验各种工作和生活,做过旷工,服务员。直到后来,去了印度,他才知道,他想要寻找的就在那里。为了进修,他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
在印度,拉里去修心。对于在欧洲的信仰,拉里质疑过。而在印度接受的轮回之说,让拉里确信,这就是他想要寻找的答案。
在小说的后几个章节,一直都在以拉里的语气讲述理论上的认知,这让我读起来很吃力。因为对于这样的内容,我并不感冒。想起了以前读的《悉达多》,我实在是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认知和解读。
对于生命的理解,我没有太深的体会,所以接触到了高深一些的理论无法进行消化。
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书评,我暂时还无法进行,除非从其他角度来进行阐述。但是这样一部影响力很大的小说,如果仅仅从情感的角度出发,未免也太单调了一点。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的《逍遥游》,这书我已经几次说要写书评了,一直没有拿出来,因为我想写的,我想表达的,写不出来。现在这个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知识储备量真的是太匮乏了。
我想写的,是关于孤独的,关于生存的。我几次试过提笔,但都以失败告终。我想表达得深邃一点,又有理论依据一点,但都写不出。这个时候的我像极了《刀锋》里的拉里,我想要寻找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我自己都还不完全清楚。我只知道,我写不出。
但是如果不写,我又不甘心,毕竟已经心心念了那么久。
其实关于写书评这件事儿,我写得也不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心得。以前看过一些书,但看过也就那样了,没有要表达一下自己观点的想法。直到看到麦家的《人生海海》,才有了强烈的写书评的意愿。
我太喜欢那个故事了,太喜欢上校那个角色了。也正是因为那本书,我在某当上发表了《人生海海》书评的初稿,还通过审核拿了稿费。后来又在简书发,得以伯乐推文。
也就是说,是那本书,让我有了提笔写的意愿,也让我认识了简书,一直写到今天。所以,《人生海海》,以及关于它的书评,对我来说的意义都比较重大。没有它,我就不会遇见简书,和一群可爱的人儿。
我想,纵然现在还没有准备充分,但还是尽量交出一篇来。对自己还是要有点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