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管理
过年,孩子们应该是最高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收到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如何管理,想必很多家长应该会和我一样:担心孩子随便乱买乱花,顺手没收孩子的全部压岁钱,还美其名曰:先帮你存着。小一点的孩子还好“糊弄”,大点的孩子可就不好“糊弄”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金钱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倘若孩子一直没机会跟钱打交道,又怎么能学会正确地花钱、合理地管钱呢?所以,压岁钱管理正是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好时机,文中妈妈的做法让我受益匪浅,准备借鉴实践起来。
首先,让孩子对钱的单位有更具体的概念。
孩子有5000元压岁钱,妈妈先从压岁钱里抽出一张100元给孩子,带孩子去超市,这100元孩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自己等从超市回来,再一起讨论剩下的压岁钱该怎么处理。
进超市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学着看价签。玩具区一番对比,孩子知道了哪些贵,哪些便宜,100元钱玩具基本买不到,让孩子也直观地感受到:一元钱可以买1根铅笔,5元钱可以买已给笔袋,10元钱能买3个苹果等等。
只有把抽象的数字换成实际的东西孩子才能慢慢对钱有概念。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一直不懂钱,是比没钱更可怕的事情。
第二,让孩子明白,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免费得来的,是需要交换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电子货币时代,纸币都变成了电子货币,都装在了我们的手机里,孩子认为我们的钱都是从手机里来的,想买东西“滴”一下就行了,以为根本不用花钱就能买到。带孩子用现金去超市交易,让他亲眼看到,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需要用金钱去交换的。
用具体事情给孩子举例,一个玩具300元,妈妈要工作一整天才能挣到这么多。孩子就会对自己购物篮里的东西进行筛选,只留下真的特别想买的东西。
《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只知道钱是一张纸,是过年时的压岁钱,过生日时的红包,却不知道钱是劳动所得,需要付出汗水。只有帮孩子理清金钱和劳动的关系,他才会真的心疼钱珍惜钱,然后慢慢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最后,让孩子明白钱是会消耗的,不要觉得钱永远花不完。从小没让孩子花过钱,孩子自然不知道钱是会用完的。
就像一位教育博主说的,不要怕让孩子自己花钱。而且她还用亲身经历告诉父母们,一定要给孩子现金。如果你用手机扫一下就把东西拿回家了,孩子体会不到花多少就会少多少。只有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钱的数额和数量是有限的,他才能够做好取舍和规划。哪怕当下孩子浪费了一些钱,那也是一种价值。
妈妈说:这次付钱的时候,自己和孩子分得很清楚,孩子个人要买的东西,都让他去付钱。当孩子拿着收银员找的3个硬币,满脸的惆怅,一路上都在感慨“钱花得太快了”。
所以,花钱这事儿,只是一味说教孩子是学不会的。
所以到家后爸爸妈妈孩子三人便开始讨论,怎么去规划使用这5000块,才更合理更有价值。最后,经过孩子同意,决定把这些压岁钱分成4份。
1. 学习开支(800元):用来买学习用品和儿子喜欢的书籍;
2. 感恩开支(800元):留着过年过节给长辈们买礼物,让孩子懂得给予和感恩;
3. 零钱开支(600元):作为孩子平时的零花钱,按每月50元发给他,怎么花由他自己分配。
4. 固定投资(2800元):这部分和孩子准备一起去银行存起来,正好和孩子科普一下“储蓄”、“利率”、“本息”等概念,让他体会存钱的快乐,同时慢慢教会他如何理财。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
如果让债主、奸商、警察甚至骗子来代替你进行这项教育,那你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认识金钱、管理金钱、支配金钱,是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的事。
想让孩子提高财商,先从给他一个“小金库”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