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熊孩子
诗怡
周一早上,在苏华大姐的微信里看到一条说说:学校下周运动会,要求入场方阵男孩子穿各种英雄的服装。皮皮可开心了,又可以穿上雷神的衣服,戴上神气的披风了。他自言自语:别的小朋友还要去买,我这是去年圣诞老人送的,都不用花钱。去年我许的愿望圣诞老人真的给我实现了,今年我还要再许一个愿望:我想换一个妈妈。结尾是大姐的话:做你的大头梦吧!
皮皮是大姐的孙子,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童星了,名牌大学的妈妈辞去工作陪伴着他成长。玉不琢,不成器。妈妈挖掘了他的潜力后带他走T台,拍电视剧。皮皮小小年纪,也非常努力。可他为什么还要换妈妈?答案只有一个,妈妈平时会管着他。
可爱的皮皮令人忍俊不禁,看完说说的我也有点小感慨:这才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妈妈管得多了,最好换个妈妈。他自然不懂换妈妈意味着什么?也许在他心里,就是换个三五天而已。
无独有偶,下午好友给我发了一篇原生态的作文。当时我正忙,以为是想投稿的作文,准备晚上拜读。撇了一眼后,我不淡定了。这熊孩子,是要气死妈妈的节奏啊!
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第一段写妈妈是个唠叨的家伙,还说,你越吵,我就写得越慢。这点,完全符合一个八九岁孩子的心理。这个年龄已经是第一阶段的叛逆期了,不再是妈妈的乖宝宝,懂得拒绝,时而还会反抗。
可接下来一段,就完全把妈妈丑化了。说妈妈如何长得不好看,还喜欢穿年轻女生的衣服。再说她已经三十五岁了,也不害臊。或许你会说,这熊孩子,难道不知道儿不嫌母丑的道理吗?再说,妈妈虽不倾国倾城,但也是江南美女一枚,哪里有他说的差劲。我想:他写这篇作文是带着情绪的,或者最近和妈妈各种唱反调,正好老师布置这篇作文,他毫不犹豫地吐槽一番。
后面一段写的是妈妈是个会计,忙前忙后,忙上忙下,还嘀咕着:“这是什么经理啊?样样工作往我身上推,工资也没有多少。”妈妈一定是在孩子面前说了这句抱怨的话,可孩子并不理解。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身上过,工作很忙,家务很累,我也常把“七力来”(家乡话)这句话挂在嘴边。直到某日,爷俩看我瘫坐在沙发上,马上异口同声来了一句:“七力来”。我一愣,这就是全心全意爱他们的下场?不过,冷静下来想想,谁要去你这么拼命?或许,周末他们想要我亲自下厨做一顿饭,而我喊了外卖。或许,他们想一家三口一起散步,可我还在客户家。他们也明白你很累,可他们并不想看你这么累。同样,他们不愿意听你不停地抱怨和唠叨。从那以后,我再辛苦,也是微笑进门,在他们调侃我之前就告诉他们:我不累。这么辛苦我是心甘情愿的,那又何必把“累”这个字挂在嘴边?有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全是为了你!”这是道德绑架,越这样,孩子越不孝顺。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是为了给孩子和老人一个舒适的环境,是和孩子一起卓越成长。我的努力,我的拼搏都在他们的眼里,而不是我们的嘴里。
作文的最后还提到妈妈喜欢带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孩子说,也不提前问问我想不想去,反正都得去。结尾还十分委屈:性格差,长得差,也不是太能干,但说来说去她还是我的妈妈。
朋友说,她在努力反思。看到孩子的这篇作文,我脑子里全是宋逸洋的影子。他是个超级磨叽的家伙,吃饭磨叽,如果吃螃蟹没有一个小时是不放筷子的,但我们都会表扬他吃螃蟹吃得特别干净。和读书有关的事情都非常磨叽,但他在我心目中是个好孩子。现在,很多孩子怕辛苦,他很有眼力劲,还愿意主动干活。在我家,看见我做饭,就帮忙洗菜。看见我打扫卫生,就帮忙吸灰尘。这样的孩子读不到书又怎么样?有一技之长,比起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哪儿的工作都不能吃苦的大学生还是强多了。满脸阳光的宋逸洋有一个懂得赞美和鼓励的妈妈,在妈妈的眼里,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还是一个非常棒的孩子。同样,在宋逸洋的心里,妈妈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
今天,网络上流传一个妈妈的吐槽,说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都随其自然吧!朋友圈也是各种吐槽,说自家的熊孩子各种不是。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对孩子心生不满的时候,他们心里也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妈妈。孩子生出来都是一张白纸,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里全是我们的影子。好多人既羡慕别人家孩子能安安静静读课外书,又不愿意言传身教,拿起书本和他一起亲子阅读。既羡慕别人家孩子小古文能出口成章,又不愿意每天花二十分钟的时间来引导他,督促他。是的,有些孩子家长从来不管,但他照样优秀,这也仅仅是个例。
我们在不懂得做父母的年龄有了孩子,在不懂得教育的时候遇到了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家有熊孩子,也是一种历练。我们好好学习育儿经,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