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艺术之家音乐
12. 追忆故国:《几多愁》

12. 追忆故国:《几多愁》

作者: 龙潭独步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6:00 被阅读0次

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够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入选辞及赏析:

以现代人的视角,词(长短句)无疑就是晚唐至两宋蔚为壮观的歌词创作!由五代末年而入宋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这一曲《虞美人》,以其痛彻心扉的率真、平易晓畅的语句,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由此,我们不妨将李煜视为歌词创作的开山鼻祖。今人最为常见的演唱版本,为谭健常谱曲、邓丽君演唱,歌名一般称《几多愁》。

李后主的这一曲《虞美人》,起句极为不凡,“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春花秋月”,本是人人爱之惜之犹恐不及的美好事物,词作者却问了个“何时了”,用意何在呢?原来,身位亡国之君,作为宋太祖的阶下囚,李后主整日以泪洗面,“囚笼”外的风景再美,又与己何干呢?这样的起句,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李煜的这两句,更显得平易近人、易于传诵。接下来两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回应了起句的疑问,让人感慨不已:此前的那“温柔富贵乡”,随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如今只能称之为“故国”了!于是,风再暖,景再美,月再明,亦是“不堪回首”的了。紧接着,面对着眼前的明月,李后主这样问自己,“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就算昔日的豪华宫殿,“雕栏玉砌”依然,而那些宫女,以及自己呢,则早已“只是朱颜改”了。如此形象而鲜明的对比,反衬出词作者沉痛的亡国之悲,思之不禁黯然。当往日的权势、富贵、繁华,最终如梦成空之后,李后主不由得长叹一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本是无形的,在此词作者却以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喻之,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可感,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这一句,也由此成为咏愁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李煜耽于声色犬马、温柔富贵,的确不是那种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然而,单凭这一曲追忆过往年华的《虞美人》,就使他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当然,这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的。多少年以来,在我们这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度里,一个“愁”字,常常是免不了的。因此,尽管各人所“愁”有异,但是,对这一曲《虞美人》的共鸣与激赏,则大致相同。

艺术欣赏最大的奥秘,就是代入感与共鸣,南唐后主李煜的这一首《虞美人》,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这一点,这就是千百年来她一直为人们所熟知、传诵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

  • 12. 追忆故国:《几多愁》

    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 追忆.故国情

    这迥路本就行的慢些,更二人如此过去,早就过了几盏茶时,可真叫皇后娘娘好生等着。 遥想当年,大楚临危之时的太皇太后,...

  • 饮茶多清欢

    饮茶已经年,无道亦无禅。 茶具置上瘾,茶多愁酒钱。 炉火聚邻里,追忆话桑田。 ...

  • 几瓣红绫几多愁

    飘渺浮尘,几瓣香雪。 美景良辰不奈何,只愿与你岁岁年年。 忆昨日长安为你相思, 纵然未见,纵然遥远, 不绝对你绵绵爱恋

  • 无题

    西风谁念独自凉?几卷枯叶尽彷徨?殢酒追忆当时事,几辜风月,几度秋凉?

  • 悲帝王

    莫倚阑干,多愁戚。便看故国是,乱凄凄。烽烟万里,旌旗俱起。 胡儿十万洗宫室,洛阳几日人尽死。

  • 事关春秋(江前进)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 天下哀霜,人若转蓬

    **题目是小说里看到的** 不意北风吼 夜来雪几重 往事莫回首 故国月明中

  • 故国回首

    故国回首三千年,苍茫云海月明间。 几多繁华几烽火,山河零落玉门关。

  • 落魄王孙(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 追忆故国:《几多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rl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