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很喜欢看电影,可最近两年,我对电影失去了兴趣。
朋友时常对我说:“最近看了部很不错的电影,你要不要看看?”
我总是摇头。
一来二去,次数多了,朋友觉得奇怪:我曾经那么爱看电影,最近是怎么了?
我告诉他:我找不到看电影的意义了。
我不知道看一部电影对我来说有什么样深刻的影响。那些三观道理,不通过电影,我也是知道的。电影中深层次的蕴意,一般人难以体会,而我就是一般人中的一个。每每看过电影,想要写出一篇影评来,但除了剧情,总是说不出些什么,还要通过网上的精彩影评去了解电影想要传达的内容。虽说电影灵感也会源于生活,但毕竟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在我看来,其中蕴含的内容又不能当做人生之路的参考。
日长月久,除了朋友们谈论起某一部电影时,我可以表示我看过并且记得些剧情,甚至有些连剧情都已忘记之外,过去看过的电影,未曾给我以深远的启发。而剧情,百度随处可见。
也有那么几部电影,我是一直很喜欢的,并且看了很多遍。比如说《当幸福来敲门》、《初恋这件小事》、《艺伎回忆录》。有时朋友问我:“这个电影好看吗?”我回答说:“好看!”竟再也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我为什么还要看电影?
总结下来,我对与“看电影”的困惑主要是两点:
1.看不懂电影的深层含义
2.怀疑电影对于我的人生是否有参考价值
当然,这些困惑并不是在于否定电影。我相信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们历经千辛万苦拍摄出的影片肯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是想从个人角度出发,去思考电影对于我而言具有怎样的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思考对于了解自我非常有必要。
为什么看不懂电影的深层含义?
我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时常局限于“好看”或者“不好看”,用点儿劲,就是“传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或者“歌颂了真善美”,再使点劲,便没了。关于演员的演技,因缺少专业知识,也不敢做过多评价。
我一度很羡慕并佩服那些能对看过的电影做出一番深刻剖析的大神们。他们能从演员的一个眼神看出人情冷暖、渴望与绝望、欲望与失望,从一个轻微的颤抖看出演员的功底。而我,除了知道演员表情里表达的喜怒哀乐,又知道些什么呢?
大神们的见解往往让我茅塞顿开。他们是如何懂得那么多的?
后来我从网上了解到,电影大神们看过的电影上百部上千部,他们的经验并不是与生俱来。不断地锤炼,不断提升自身的欣赏品味,才得到令人认可的结果。我也只是看过一些热门的电影,涉略的范围小得多。了解的影片远远不够,平常看不懂在所难免。为此,更该多看一部电影,拓宽自己的视野,还不是站在原地,抱怨着自己体会不到深层含义。
电影对于人生是否有参考价值
电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加工的艺术与普世之间本就存在距离,谈何参考?
我百思不得其解。
前几日,一心想要提升自身审美的我读了《谈美》。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书中说:“艺术是用来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了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我忽然明白了,电影也是一门艺术,是实际人生与理想世界的补充,而不是人间故事的临摹。我怀疑电影对人生的参考价值,是从功用角度去看待电影,完全脱离了“美”。可人生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有没有用”,也关乎着美,关乎着品味的提升。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应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如果仅仅停留在实用的角度,那么人生该是多么无趣啊。
有些时候,生活需要无所为而为,不必一味有所为而为。
我苦苦追求不得知的答案,终于从朱老前辈的著作中获得。何必纠结于看电影是否有用,只是那么看一看,无所为而为,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我终于明白我们为何要看电影,因为有些事情本就是无理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