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名字中的“丝竹”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代指音乐,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当然,《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有更深的含义,并不是本意。也指作者傲岸高洁的情操,远离官场寻欢作乐的糜糜之音。
吾仅取其本意。
其次,取意成语“中年丝竹”。《晋书•王羲之转》“ 謝安尝謂羲之曰:‘中年以來,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數日恶。’ 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赖丝竹陶写。’”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絲竹中年”。
也因“莫遺儿辈觉”“赖箫鼓聒”“陶写性情”、“作数日恶”、“东山丝竹”、“东山丝管”、“丝竹中年”等,谓不让儿辈们发觉自己忧愁、感伤而破坏了自己陶醉的趣事,或指以音乐、诗文等怡悦性情,消愁解闷,或谓因受外界刺激而感到难受,或咏与亲友分别之情。
再者,我国的古诗词从《诗经》起,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律绝、宋词都是合乐之诗。可见,诗词与音乐是一体的,是互相依存的。
“悠扬”指声音曼长而和谐,悠远深邃。
“丝竹悠扬”之意:用悠远深邃的诗文、音乐排解中年的烦恼,怡悦自己的性情。又不希望惊扰子辈,破坏他们的兴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