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观眼辩脏腑病变

中医观眼辩脏腑病变

作者: 真艾一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08:09 被阅读0次

      眼神虽是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综合反映,但它也有集中突出表现的地方,那就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很早就认识到眼睛和人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内经》记载: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kē)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意思是: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会聚于眼睛,这些精气是人体视觉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骨(肾)中精气会聚形成瞳孔,筋(肝)中精气会聚形成黑睛,血(心)中精气会聚形成血络,气(肺)中精气会聚形成白睛,肌肉(脾)中的精气会聚形成眼睑。

      通过对眼睛的观察,就可以到人体的“神”的状态。比如说,目光有神、精彩内敛、顾盼灵活、开合自如,则表明神气充足,脏腑功能旺盛。如果目光呆滞、双目无神、转动不灵、眼睑不能自主开合,甚至瞳孔散大,则表明神气衰败,脏腑功能衰竭。

    五轮学说

    中医把五脏与眼睛的关系总结除了“五轮学说”。具体来说,眼睛的内外眦血络称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珠属肝,称为“风轮”,因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瞳孔属水,称为“水轮”,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孔;白睛属肺,称为“气轮”,因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

    中医认为“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多由脏失调所致”,脏腑的病变能相应地在眼部出现某些特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如心火旺,就会反映在两眼眦赤色,肾气虚就会双目糊涂。内脏的活动不论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可以反映于眼部的变化。

相关文章

  • 中医观眼辩脏腑病变

    眼神虽是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综合反映,但它也有集中突出表现的地方,那就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很早就...

  • 气血不足的四大症状 补气补血的食疗方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

  • 气血不足的四大症状 补气补血的食疗方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

  • 儿推三步疗法:

    一辩,二推,三护理 辩脏腑 一.辩 辩病因 辩证型【望闻问切】 选穴:...

  • 2018-12-01

    中医,养生,健康,疾病,保健,脏腑,五行,活力 脏腑封官图 中医,养生,健康,疾病,保健,脏腑,五行,活力 人体就...

  • 转载《混元医疗观》(五)

    Ⅱ、混元医学的生理观 混元医学的生理观不同于中医,中医讲生理时就必须要讲到经络、气血、脏腑、阴阳、五行,而混元医学...

  • 让精油减轻你的胃痛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 一个田一个月!你身体的这个部位疼吗?

    胃痛,中医病证名。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 认识中医脏腑

    1、“古之善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古时候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大圣通医”。中国的中学教材也应当...

  • 舌可反应心神的病变,舌为心之苗,可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舌可反应其他脏腑经络的病变。舌质:多侯五脏病变 ,侧重血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观眼辩脏腑病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vv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