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偷盗而行布施

不偷盗而行布施

作者: 颍水之滨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4:27 被阅读0次

偷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财富,但是偷盗者不知道种下这个恶因,得的果报是贫穷困苦。反过来说,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的人。这跟社会上一般人的看法恰恰相反。因为布施的人一生享用的福报绝不会因为他的布施而减少。此如,一个应该是百万富翁的人,他布施出去了五十万,他最终的财富是不会减少的。就好像一口井,把井水抽完,但过了几天,井水又会重新还原到原来的水位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福报应该有多少,就会有多少。而布施出去的这一部分财富,相当于存放在“布施银行”里,“布施银行”是最保险得利息最高的“银行”。《地藏经》讲,这叫“舍一得万报”,也就是民间常讲的“一本万利”。而接受布施的人,也是过去生中种下的善因,才会得到的善报。但是,你得到布施后,福报就勾销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接受布施不一定是好事。

相关文章

  • 不偷盗而行布施

    偷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财富,但是偷盗者不知道种下这个恶因,得的果报是贫穷困苦。反过来说,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

  • 十善道

    一 .救护生命(不但不杀生,更能救护众生) 二 .布施资财(不但不偷盗,更能布施结缘) 三 .遵修梵行(不但不淫邪...

  • 何谓十善道

    一 .救护生命(不但不杀生,更能救护众生) 二 .布施资财(不但不偷盗,更能布施结缘) 三 .遵修梵行(不但不淫邪...

  • 做利人之事

    一般人如何造善业?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悲悯贫苦。 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 不占人小便宜而慷慨布施, 不邪淫而守礼...

  • 无所住而行布施

    2017.12.21 刚才跟妈发生小龃龉。 老太太一向不做饭,常常会抱怨说爸不知道给她煮鸡蛋什么的。我挺惊讶,煮鸡...

  • 《金刚经》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七)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

  • 【文言文翻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摘抄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

  • 趣说百喻经:叹父德行喻

    过去有一个人,在众人之间谈论自己父亲的德行高尚:“我父亲为人仁慈,不伤害他人,不偷盗,不说谎,而且还行布施,是一个...

  • 二、不偷盗

    偷盗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是失去了良心,扩大了贪心,属不义。 人们在宇宙中,必然受宇宙自然平衡规律所控制。欠债还钱,...

  • 说真话从来不吃亏

    佛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偷盗而行布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a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