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罪春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历史故事杂谈之一]杜伯与左儒(1)

[历史故事杂谈之一]杜伯与左儒(1)

作者: yishenghq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11:35 被阅读106次

刎颈之交,就是割脖子的交情。搁在以前人们大都重情重义的年代里,等价于同生死、共患难。

这个词儿呢最早出自史记,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彼此和好,从此文武合璧、共扶赵国社稷,太史公司马迁讲完他们的故事后概括说这哥俩“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但今天要说的却不是上面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而是另外一对好基友,他们的年代比廉颇蔺相如还要再早个500年,那个年代的典籍文献少而难以考证,更多的古老的传说。

事实上,历史本身就是不太能够清晰说明的事情,它本身很客观,但我们的观察很主观,事实到底如何早已湮灭无痕,反倒是流传千年的故事历久弥新,细细读来也能品味出一些不同的味道。所以,下面的故事既参考着史书典籍,也夹杂着市井流言,仅供玩味。

言归正传。

比廉颇们再早500年,那还是西周宣王时期——这个宣王大家不熟悉,但他儿子可能大家都认识,谁呢?周幽王。对,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的幽王,在之后的故事中,我们会细细地说说幽王,这一集的大boss还是他爹,周宣王。

其实呢,宣王干的还算不错,他的前任是周厉王——听名字就不是个好王,事实上也确实不是。厉王暴虐无道,被国人所杀,史书上评价他开“千百年民变之始”。厉王留下的烂摊子就给了宣王,索性宣王也很给力,在位45年间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终于恢复了国家元气,后世给他的评价也很高,“宣王中兴”。

杜伯和左儒就是宣王当政后期的两位大夫,杜伯是上大夫,左儒是下大夫,二人既是好友,又有举荐之谊,同朝为官,自然是关系很铁。这里要说明下,大夫,不是医院的大夫,在西周时期,国民的等级制度森严,国君——诸侯——大夫——平民——奴隶,逐级下降。大夫严格来说是统治阶层的一级,而非朝中的具体官职,而就目前所知道的西周的官职系统而言,也很难准确对的上——所以,简单地说,杜伯和左儒俩人都是官,还是那种直接向宣王汇报的官,权力不小。

当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宣王三十九年时,跟姜戎干了一仗,具体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已经不可考证了,只知道结果是败了。你想啊,宣王干了快四十年了,一直顺风顺水,群臣拜服、国民爱戴,心气儿高着呢!这个败仗吃的心里就不痛快了,王上心里不痛快,那就要闹腾啊!于是宣王亲自到当时的太原检查户籍、查看粮草,一句话,我要再战!

一切都很顺利,宣王估摸着这些年自己干的还是不赖的,各项准备都很充分,这次一定让姜戎好看!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有人要搞事儿!在返回镐京途中,周宣王听到了街头小儿唱童谣,大意是月亮将升,太阳将落,刀剑无眼,大周要完!

宣王一听就火大,当着一国之主的面说要完蛋,这人是准备好完蛋了啊!可是一查发现,童谣的来历很神秘,街头上的小孩像是一夜之间都学会了,追查到源头,都说是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儿教的,教完就不见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

在那个年代,创作可不是一般人能搞的呀!且不说识字率有多低,单就是理解这个歌谣的意思,估计一条大街上就没几个人能做到。另外,在蒙昧的时代里,众人的愚昧成了歌谣、谶语等等传播的天然土壤,一条简简单单的流言能迅速传遍四面八方,威力巨大,回头值得花个专篇仔细聊聊诸如“大美兴,川普王”之类的谶语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出了这样的事儿,作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宣王心里自然的想到:此事必有蹊跷。

于是回宫找来博士,对这个童谣进行深层次解读。结果显然是很不好,于是宣王很苦恼——后面的意思好理解,妄动刀兵有灾祸,那行,我咽下这口气好了,罢兵罢兵,我天朝上国不与你这些蛮夷之地的化外之人计较了;前面那句话是啥意思?月升日落,表示以后有牝鸡司晨、女主当政?我家皇后好着呢,静淑娴德,不可能。没想到宣王刚回到宫里跟皇后唠嗑扯这个事儿之后,便听到皇后讲了一件奇葩事:

宫里面一位老宫女怀胎四十多年,刚巧就童谣传唱的时候生了个女婴。皇后考虑到这四十年的怪物肯定不吉利,就裹着草席扔到水里了。听老宫女说,她这一孕四十年是有讲头的,宫里当年收藏了一些有几百年历史的龙的口水,先王看的时候不小心洒在地上变成了小个的龟鼋,她不小心踩到龟鼋爬行的痕迹之后就怀孕了——然后就傻了四十年,其实换成其他女子也得傻,四十年啊,得多累啊!

宣王听到了,就顺手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儿——找,掘地三尺也要找,没听谶语说未来女主当政嘛,看来要应验到这个女婴身上了——没错,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你这个女娃娃不是要乱政吗,好,我先从肉体上消灭你!他的应对不能说是不对的,反过来说,当权者甚至一般人面对威胁时的普遍思路就是如此。

但是谶纬之事的诡谲就在于,它像个咒语,只要你主观上相信了它,它就开始发动,之后不管人顺着做、逆着做、或者干脆不做,采取各种主观能动性措施去规避、避免、阻止、消灭,依然所有的人都成了这个咒语激活的必要一环,所有的行为都成了这个咒语发挥效果的必要步骤——甚至说,就像是注定了的,当宣王听到这个童谣并且对比没有怀疑的时候,就已经入了这个咒语的彀内,上天安排好了一切,宣王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改变不了他儿子周幽王身死国灭的下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集的主角杜伯与左儒,一位上大夫、一位下大夫,他们作为宣王命令的执行者,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留下的是一段颇让人回味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 [历史故事杂谈之一]杜伯与左儒(1)

    刎颈之交,就是割脖子的交情。搁在以前人们大都重情重义的年代里,等价于同生死、共患难。 这个词儿呢最早出自史记,廉颇...

  • [历史故事杂谈之二]杜伯与左儒(2)

    前文讲到,周宣王听完王后的故事,安慰王后说你办事靠谱,没啥子事儿,放心放心。但心中还是有疑虑的,于是第二天又找来博...

  •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话说宣王自东郊游猎,遇了杜伯、左儒阴魂索命,得疾回宫,合眼便见杜伯、左儒。自知不起,不肯服药。三日之后,病势愈甚。...

  • 读林汉达《春秋战国故事》笔记【1】

    1.逮妖精 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 左儒和杜伯 刎颈之交 2.烽火台 周幽王 褒姒周幽王后人: 姜氏 宜臼 废太子...

  • (自翻)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幽王烽火戏诸侯 话说周宣王自从东郊游猎见了杜伯和左儒阴魂索命,染病回宫,合眼就看见那二人,自...

  • 杜左|左杜

    杜左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了写作,还做点影像相关的东西。有一天看到豆瓣列表里多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左杜,也在深圳,...

  • 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与鸡黍之交一样,都是八拜之交之一。也是被演绎比较广泛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左伯桃和羊角哀。 一、舍命之...

  • 征稿启事

    征集栏目:故事,杂谈,历史。 故事:要求为小说或者真实经历,具备一定的文笔及可读性。 杂谈:要求为当下正在发生的时...

  • 《儒林外史》剧本编写

    常熟县真儒降生,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三十六集 地点:泰伯祠、 人物:虞育德、杜少卿、祁太公、武书、端监生、跳湖人、众...

  • Apr.16 我讲我故事

    西方古代经典《坎特伯雷故事集》系列3-1:我讲我故事(一) 文/杜豆豆 1 鲁迅曾说:“在《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杂谈之一]杜伯与左儒(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aw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