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经常看见一个问题。
那一瞬间,你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想了好久,何为长大呢?
大概就是说着大人该说的话,做着大人该做的事情,
用大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同时也承担着大人才需要承担的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可能要算是责任。
脑海中闪现出无数的画面,有关于我的成熟我的成长,
和我现在担起来的那一份责任。
突然觉得,原来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多多少少都有大人的影子了。
真是一件好事。
上周班级组织去附近的一所小学听课。
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将来也确定是要做一名老师。
本来以为做老师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阿,特别是小学老师。
我知道那么多小学生不知道的事情,
只要显示出一副大人的样子,
他们便会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你,
用软糯的声音喊着你老师,
把你的话当作是最不可违背的准则。
可是从大学开始,我就知道我错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内容我大多不知,
如何把我知道的知识告诉小朋友们,
也成了一个需要商讨的经典话题。
于是上次听课结束后,
我们全班开始讨论老师的上课方式,技巧,
各种环节的原理以及优缺点。
讨论三年级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学习背景。
讨论该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
为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
讨论如何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是,我不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吗?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大二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
刚进大二时,身边的人都在找一份兼职。
赚点零花钱的同时,积累自己的经验。
好为之后的工作做准备。
而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当然选择了做家教。
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中介之后,
付了相应的信息费,要到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
了解到孩子的成绩以及住址之后,再与家长约定一个时间试教。
记得当时的我怕迟到,提前了一个小时出发。
公交站台离对方家里还有很远,下车的时候又去扫路边的共享单车。
十二月的天气,手冻得很冰。
车子却总是出问题,于是一辆一辆地换……
到了对方家里的时候开始试着带了。
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我站在旁边一题一题地帮她检查指正。
总体感觉还算良好。
两个小时结束后,我和家长聊了很久,
也定下了下次来的时间,以及每周几次,每小时多少钱的问题。
家长送我到门口,叮嘱我路上小心。
晚上回去的路上,觉得自己有种实现了自我的感觉。
责任感和使命感溢满心头。
记得第二次去学生的家时,是个下雪天。
因为怕迟到,依然提前了一个小时出发。
冬天的天太短,刚下公交车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
我思考着如何面对我的学生,该以怎样的方式,态度对待她。
今天真正的第一课至关重要,
思考我该怎么去表现地看起来像个老师……
对方的家住在三十二层,到了楼下的时候,
我打电话给孩子妈妈,让她帮我开门。
几次过去,终于有人接通之后,
却听到了对方解释上次已经告诉过中介了,
早就让中介告诉我不用过来了。
还问我,难道你不知道吗?
那一瞬间可能是整个大二最难受的时候,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来迎接我的第一份兼职,
却被告知对方已经找到了一个与那个学生“更能聊得来的”家教,
劝我早点回去。
然而我并没有早点回去,在楼下待了有一个小时。
那一个小时里,联系中介询问情况,要求退信息费,
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被拒绝。
可能从小到大没有太多事情需要自己好好努力才能得到,
于是觉得我志愿填了师范院校,就已然成为了一名老师。
那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接下来本分地做好自己就好。
可是那一次之后才发现自己错了。
从来没有兼职的积累,也不知道怎么去教学生,
更不了解学生的心情,不晓得怎么去沟通。
她们要找的,是一位老师,可以教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而我能做的,却只是充当检查作业的一个姐姐。
所以当我们全班一起讨论怎么去做好一名老师的时候,
我才想到大学的意义,原来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此。
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真的像一个大人了。
我今年大三。
大学已经过了很久,我总是思考自己留下了什么。
或者学到了什么。
也总是反思这段时间的自己表现是否还算不错,
如果是,那就给自己一点表扬,
争取下次还能做到。
现在的每次家教面试都已经能够成功,
我也越来越像个真正的老师,
无论年龄,还是样子。
也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尊重与认可,
可总难以忘记我是如何成为我的。
也希望所有的人在变得更好,更符合自己最初所向往的样子时,
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样子。
倘若我们已经足够成熟,面对很多事情能够独当一面,胸有成竹。
还是希望心中可以永远藏着一个孩子,
记得当时的不成熟,记得我们做了什么变得成熟。
一个人的时候把所有的过往拿出来看看,
就会觉得一切都是这么有趣。
尽管我们的年龄,我们的样子,
看起来都不像个孩子。
尽管,我们已经受到了尊重,
像大人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