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那么习惯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这个时期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些习惯呢?
今天我也抛砖引玉,从朗读、背诵、运动、计算这四个好习惯的培养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1.朗读
首先,语言是我们人与人交流的媒介。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仪态大方,谈吐优雅,进退有度的人,那就从朗读开始吧!
每天我会让孩子有感情的朗读30分钟。条件允许的话,我会让孩子站直对镜朗读。朗读内容可以是英语,可以是语文,可以是数学,可以是任何学科,当然也可以是他自己自由说。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演说家。我就是忠实的听众和他的粉丝,向他点头、向他微笑、向他竖起大拇指。我在,就在他眼前;我不在,就在他眼前那面镜子里。
小时候我们给孩子朗读,我就是朗读者;孩子长大了早就会给我们朗读了,我们就是听众。
经过我的实践,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孩子成为了我们眼中的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同时也让交流无障碍。他会说,也会写,我几乎不用担心,一个喜欢朗读的孩子,他的成绩会太差。
2.背诵
人们都说呀,孩子的大脑就像海绵体一样有多少水都能吸进去。
还真是这样!我让孩子大量背诵经典诗词和作品。刚开始只是练练嘴反复的读,读的时间长了他自然就会背了。我不经常讲里面的意思,但是在生活中,他却能够把一些经典词句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我记忆深刻的有,大约三岁左右,孩子左右手拿筷子轮换用,他笑着说:“奶奶,你看,这叫左右开弓。”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记得四岁的时候我带他过桥,孩子望着桥下的美景说:“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再后来写字的时候,他居然冒出诗句:“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说实在的,当时我都不知道这些诗句,是我听他说完,我上网搜了搜才知道的全文。这也就是说孩子的记忆力真的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
可见,背诵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那将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我们不用担心他会不会用,脑袋里有了,用时自然会有。不是有句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嘛!所以,把好的内容通过记忆背诵的方式装进脑子里,用时自然就方便了。我想,脱口而出就是如此吧!
3.计算
关于计算,我是这样做的。每天让孩子读相关的口诀,比如加减法口诀,如果孩子大点的话,我还会让他读乘法口诀。通过读口诀来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每天计时练习口算题卡,同时,在生活中融入计算的时机,比如时分秒,现在是几点?再过几分钟是几点?再比如四口人吃饭要摆几双筷子;去超市买东西,让他来付钱;拍球点数、跳绳数数等等。
因为我发现在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好孩子的计算能力,她的数学成绩一定也差不到哪去。许多初高中学生的差距往往是在小学时期的计算能力上面。所以每天有意识的让孩子与计算链接,也无形之中增强了孩子学好数学的能力。
4.运动
运动是最让我们容易忽视的,也总是以没有时间而忽略的,但对于小学所有习惯中,运动是最重要的习惯养成。
运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愉悦我们的身心,同时它是有效提升我们学习成绩的最快的一种方式。
所谓开身、开心、开脑、开学,开身也就是运动,他是打开学习之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无数科学实验证明,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我们学习力的主力军。
我特别注重孩子的运动习惯培养,每天跳绳打卡,每天早上步行上学,时间允许的话,我们晚上还会步行回家。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运动的早晨,一定能迎来一天的快乐学习。
在所有的习惯培养过程中,时间从哪里来呢?对,是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天的时间,我们计划好,尽量在固定的时间点做该做的事情,加以时日的坚持,习惯就逐渐养成了。
好习惯的培养,在初期我们可能会花一些力气,还会不容易坚持,但只要坚持下来,我们真的会一劳永逸。
我们相信儿时养成的好习惯会像天性一样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从培养朗读、背诵、计算、运动这四个好习惯开始,让我们的孩子天性成于少年,自然源于习惯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