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就是一堵墙,一夜之间就过去了。正月初三,一般人家的年就算过完了,初六到初八买卖家就都开业了。
大姑初六就去了哈尔滨,并定好初十返回大兴安岭。就这样,兰子也开始了准备。先是提前买好了初十的火车票,和大姑一趟车,在车上汇合。
兰子倒是没啥可准备的,也就是几件换洗的衣服,妈妈则紧张的忙了好几天。把兰子的棉衣棉裤都重新拆洗,怕北面更冷了,就都加了二两新棉花。又买了个花被面,做好了一床被子。晚上忙到深夜,一针一线的缝,生怕自己的孩子挨冻。
除了准备衣物,最让妈妈放心不下的还是兰子。一个女孩子,没出过远门,一路上坐火车,担心死了,千叮咛万嘱咐的。
“兰子啊,你去姑姑家,可要勤快点啊,多帮人家干活,少说话。”“要改改那倔脾气啊,凡事听姑姑的话”。“你姑姑嘴不饶人,说你就听着点,别犟嘴!”说着说着,妈妈心里难受,怕孩子过去受委屈,就不停的掉下了眼泪。
爸爸一旁开导着,“不用担心啊,去她姑家也不是外人,有啥惦心的”。“大了总得出去闯荡,到那多干活少说话,会来点事!别死犟死犟的”。兰子听着嘱托,眼里闪着泪花。
火车是初十下午两点的,上午就得出发赶到火车站。天还没亮,室外一片漆黑,妈妈就悄悄的起来了,在厨房里开始忙活起来。爷爷奶奶听到动静,也过来了,帮着兰子收拾东西。
厨房里的蒸汽白茫茫,几乎看不到人了。不一会,妈妈端着热腾腾的饺子,摆满了桌子。兰子不慌不忙的梳理着那长长的头发。奶奶喊着兰子,快点收拾吧,赶紧吃点饺子。“快吃吧!上车饺子,下车面啊,路上小心点就行”。
天气阴沉着,有地上的雪衬着,院子里显得干净而明亮。兰子穿了一件碎花的新棉袄,蓝色的裤子,半高跟的鞋子,带了一条白色的长围脖,这一打扮还真是漂亮。奶奶高兴的说,“我家小兰子是个美人,就该去城里啊”。
爸爸的马车早准备好了,车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垫子,就等兰子坐上车就出发。可妈妈喊着,等会,也要跟着去火车站送送。爸爸拧不过妈妈,只好一起出发了。
必定是正月初十,年味还浓,人们都在家过年,很少外出,宽阔的马路上,只有这一辆大车在路上奔驰。
路边的白杨树挂满了树挂,白白的毛绒绒的,像是一束束花树,远远的望去,一片银白色的世界,美不胜收。大红马迈着有节奏的脚步,踏着地上的雪,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音。
大约中午12点了,到了火车站,爸爸把车拴好,和妈妈陪着兰子进了火车站。
时间还早,就找个地方坐下了。说是火车站,其实就是个临时的站点,一个小平房,也就十几个出门的人在等着车。爸爸到处走走看看,在找有没有卖吃的,想给兰子买点糕点。一张桌子大小的柜台里,放着不多的食品,售货员还在里屋说着话。爸爸等了会,叫到售货员,拿出了五块多钱,买了半斤的糕点,用纸包好,塞进了兰子的兜子。妈妈还在嘱咐着兰子,从包里拿出了全家仅有的二百三十块钱,要给兰子带着。母女俩相互推搡着,兰子哭着接过钱,装在了棉袄最里面的兜里,把扣子扣好。
火车进站了,兰子拥抱了妈妈,拿起唯一的帆布包和行李,排队跟着检票就登上了北去的绿皮火车。从车窗向父母挥手,看见母亲也不停的挥着手、流着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