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

作者: JMzxyw1420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6:50 被阅读17次

      刚开始读《边城》,只觉得这是一个轻松的,一个战火波及不到的一个边远的,安静的小城。在这里,颇有一些“世外桃源”的意味。

      在这座小城里,没有太多的利益纠纷,人们虽都不大富裕,但都活的有滋有味。妇女们穿着朴素的,洗的干干净净的,被太阳亲吻过后硬邦邦的麻布衣裳;孩子们扎着羊角辫,每天都想着如何玩游戏;男人们则乘着帆船出海,或捕鱼,或交换货物,就算没有收获也能安然地欣赏海上的风景。

        小说的关键人物是老船夫,他的外孙女翠翠,船总顺顺,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天保因为得不到老船夫和翠翠的回答,觉得自己娶不到翠翠了,于是出海,没想到因此丢了性命,傩送也离开了边城。小说的结尾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而我觉得,傩送会回来的。

        原因有四。其一,在当时的中国,是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时期。离开了这样一片净土,很有可能会收到战争的波及。离开了边城,去到内陆,就像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坚守初心几十年不变的老船夫,没有一起划龙舟的团结,只有利益与权力,斗争与杀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傩送会意识到那个单纯而美好的边城的珍贵,会明白守护自己所爱之人的重要性,回到边城去。

        其二,翠翠的家庭环境傩送是了解的,当傩送知道老船夫去世的消息时,我想他会回来,承担起渡船的职责,和翠翠共度余生,这是他的选择。而傩送的家庭环境就比较好,即使没有傩送这个年轻人在家,顺顺也可以有足够的钱财安享晚年。即使顺顺刚开始时不希望老船夫的孙女嫁给自己的二儿子,但老船夫死后,顺顺已经打算把翠翠接到家里来住了,证明顺顺也接受了翠翠这个儿媳妇。小说开头也说过,顺顺更宠爱自己的二儿子傩送,只要傩送坚持,翠翠和傩送就能结秦晋之好了。

        在边城的人情风俗上,在人们的眼中,即使是妓女也有真感情,会为爱而殉情,会付出真心,所以傩送回来和翠翠结婚,边城d的人们也不会乱说话,都会给予衷心的祝福。

        对于傩送这个人来说,相比于大老天保,他身上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就像小说中有一个情节,大老和二老用唱歌来获得姑娘的芳心时,二老被大老称作“竹雀”,他唱的歌优美动听,获得了翠翠的芳心。他划龙舟时的矫健英姿,让许多黄花大姑娘心动不已。所以,傩送从小到大走到哪都可听到许多称赞,收到许多姑娘的青睐,这使他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更加坚定。尽管哥哥的死是一个心结,但我觉得傩送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回来迎娶翠翠的。

       

     

相关文章

  • 等待

    ——读《边城》有感 初读《边城》,给我这...

  • 美在边城 ——读《边城》

    “曾经有一个时代,男子善于妙手著文章,女子也会白描世态炎凉,他们和爱人白日携手游冶,夜里把盏到雾重月斜。离家...

  • 《边城》的水乡画面,让我想起了童年在农村

    初读《边城》,觉得作者以朴素的视角阐述农村的生活,对人物的描写传神到位。边城叙述着湘西一带的风土人情,读《边城》,...

  • 读《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诗意效果相结合的一篇文笔优美的中篇小说,故事的发生地在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

  • 读边城

    “一条小溪,一座塔,一片竹林,一条狗,一个女孩,一位老人”,这是沈从文《边城》中一方梦幻般的意境,一个不老...

  • 读《边城》

    边城图片 读边城更多的是源于它本身的名气 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湘西的事情,所以初读会有少许的不习...

  • 读《边城》

    一个多雨的江南,曾经,有一位老人,悠悠地在岸边,正饮着葫芦中的酒。“爷爷,爷爷。”老人缓缓的放下了葫芦,不远处的小...

  • 读边城

    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我更觉着它像是一副水墨画,清明上河图不过也是如此吧。 明明因为小徐整天心不在焉却把这本书安静地...

  • 读《边城》

    原来,这是个哀伤的爱情故事。走滩赶浪总是凶险,大老因此死了。只是,那晚与二老一同要唱一夜的歌却再也没机会唱了,心里...

  • 读 边城

    与其说是读,更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听,当然,听也是一种读。 在喜马拉雅上,听了一遍沈从文的作品边城,意犹未尽,就又听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边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ze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