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有人欢喜有人忧。江苏高考的成绩公布,我微信问了身边的几个朋友,有达成所愿的,也有失手的。我想写的是其中一个朋友C。
朋友C是位美女,自己从事设计创意工作。所以,她的个性中有设计从业者鲜明的个性。朋友的孩子是女孩,比我的女儿小两三岁,所以,我们俩经常一起带着孩子聚餐、旅行,对于C的女儿小C,我也是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来,中考失利到这次高考超常发挥,马上能上心仪的大学,我看到了孩子的努力,我更体会到了作为妈妈C的艰辛。
小C中考前,在班级成绩中上,中考现在的激烈程度一点不亚于高考。数据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上高中,其他孩子只能上五年大专或职高类(江苏是这个情况,其他省就不清楚)。有一位朋友和我说过:我不反对让儿子上职高,但是职高学习氛围,我担心,我最怕孩子在那个环境中学坏。这个想法,应该能代表一部分家长的想法。
朋友C在初三给孩子报了一对一的补习,为了冲刺一下中考,要求不高 ,能上高中。但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中考成绩出来,孩子与高中分数线差了两分,大家都很失望,可也只能面对现实。不是每次付出都会有收获的。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上中专类,如财会;另一个选择是找关系出赞助费上高中。
C左右纠结,孩子倒是都可以。我清楚记得,那天,我晚上在上心理课,接到C的电话。
C说:我本来已经填好了中专志愿,让孩子学财务,但是左思右想还是给你打个电话吧。我不甘心,孩子以后上班不喜欢咋办?孩子钢琴已经过了六级,以后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机会就没了。我今天还是改了志愿,托关系,让孩子去上高中,只要努力还有机会上大学,到时让她做个艺术生,从事音乐,做个老师,虽然高中苦一点,钱也贵,我不想后悔,以后孩子怨我。我听着一阵心酸,每个家长都是为孩子,操碎了心。(C是单亲妈妈,孩子费用自己承担大部分),电话整整打了一个小时,打完电话,我也下了课。
后来,小C去了外地求学,每次去看孩子,C要开来回3个小时。中间,经历孩子不适应学校氛围,班主任过于严厉,疑似早恋,成绩下滑,类似种种青春期孩子会经历的事情,C仿佛闯关一般一关关都过了一遍。每每这个时候,她会给我打电话。我学了心理学的一点点皮毛,尽力开导她,因为自己也是女儿,经历了她的很多类似问题,我们两个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教育熊孩子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一路摸索,学习,前进。
时间一点点过去,小C顺利通过了艺考,这次文化分数高出分数线60多分。我听了也是很高兴,尘埃落定,恭喜了C。目前,C肯定在纠结填志愿,我想此刻她的内心一定感慨万千。抖音上看到,家长知道了孩子高考成绩,先是狂喜,接着落泪,我看得也是热泪盈眶,感同身受,因为经历过,都知道不容易。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相同的两个人。即使相同的事件,不同的环境,每个孩子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作出不同的应对。所以,孩子在学习,家长也必须一起学习,这样才能与孩子同频。这是我这么多年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血泪教训。家长的选择与陪伴,对于孩子是多么重要,如同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