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饱饱的“自我调节 ”

饱饱的“自我调节 ”

作者: KarenJ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21:45 被阅读0次

疫情之前,饱饱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坐滚梯。

突然之间,有一天,大人对他说,电梯不可以坐了,因为有了病毒。

不知道这件事会对他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反正饱饱总是在念叨,电梯有病毒了,不让坐了。

妈妈为此很焦虑,他担心这件事会不会给饱饱的成长造成影响。

01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饱饱此时正在处于自我调节期。

所谓自我调节(self regulation),是指当照料者不在场时,孩子们也能遵从照料者的要求或期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是,当照料者反复告诉他一件事不可以干的时候,他会反复去念叨,不可以。

比如,我观察到,今天带饱饱再去河畔公园骑滑板车时,他自觉地就上了人行道,而不是像最初那样非要坚持上自行车道。有那么一刻,他上了红色的自行车道,但立刻说,小孩儿不能走红色道,要走黑色道。

他很快记起来大人说过的话,觉得自己不应该上红色道,也就不再坚持上红色道了。

02

心理学认为,自我调节是孩子社会化的基础,当孩子能在身体上控制自己,那些父母们告诫“不要干”的事情就不再危险了。孩子们要有意识地记住父母告诫他们的话,还要在情感上控制自己不去干那些事情,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能完成这个过程。

但是,当孩子们通过自我调节,发展出意志力后,自己的抗挫能力也就提高了。

心理学家科肯思卡的研究中有约束性顺从与情境性顺从的区分,约束性顺从是指孩子不需要大人提示就能控制自己行为,而情境性顺从是需要大人提醒才能控制行为。温和的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约束性顺从。

也就是说,温和的教养方式更有助于培养有自觉性的孩子,孩子的自我调节可以更早地完成。

03

有了以上的认识,对于焦点流派提倡的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有了更多的理解。

尊重与信任不是放纵,而是告知孩子一些基本知识,然后,陪伴他尽早完成自我调节。

所以,告诉孩子“不要”,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并不可以完全禁止。重要的是,在告诉他“不要”之后,注意观察与纠正,并退后一步,让他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不受干涉,不受威胁,不需要太多命令,将这些“不要”,内化成自我行为。

理清了这些,再看饱饱反复念叨的“电梯有病毒,不让进了”,然后自己真的克制住上电梯的冲动,是挺好的自我调节,值得恭喜。

相关文章

  • 饱饱的“自我调节 ”

    疫情之前,饱饱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坐滚梯。 突然之间,有一天,大人对他说,电梯不可以坐了,因为有了病毒。 不知道这件事...

  • 饱饱

    ——人之幸事 莫过于在饥饿交加的时候吃上一餐热饭。 ——饮饱思淫 人一吃饱,闲着就会无聊,无聊就会发呆,呆着就进入...

  • 一地鸡毛的生活23

    正式在家的第一天饱饱饱饱饱饱饱饱吃撑了 记我的春节假期#

  • 晚餐饱饱的

  • 睡饱饱

    早上因为手机没电关机,竟然睡到自然醒,忍不住爬起来看手机,已经8:00,昨晚计划的6:45早起跑步泡汤!匆忙起床,...

  • 饱饱and粑粑

  • 粑粑and饱饱

  • 睡饱饱

    好像每次在家,都可以睡得好香好舒服。早上没有早早醒来,也没有早早睡不下。回到公司,全身的毛病都出来了,睡不好!早睡...

  • 钱饱饱

    【产品简介】 钱饱饱记账是一款专业的生活记账软件 极简的操作流程,让你轻松上手 三秒钟即可完成记账,极速体验

  • 睡饱饱

    今儿,下午吃饱饱了,往床上一躺,脑袋刚沾枕头,就感觉有点儿困。 手机一放,琢磨说稍微躺会,睡会吧,结果就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饱饱的“自我调节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oz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