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

《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

作者: Rikacat | 来源:发表于2019-12-06 06:46 被阅读0次

《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191206

鲜有的一次把前言读得那么细致。里面的内容太吸引我了。作者已到了做奶奶的阶段,她所叙述的心路历程如焦虑、寻求方法、困惑,都是我们所在经历的。她的哲学和科学交融的论述方式让人倍感信服。她的表述既感性又理性。

前言不仅开篇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也有很多结语式的带一些哲学意味的提炼。它们未及演绎,但让我有很多共鸣和回味。也许和我已有的一些还没来得及深化、solid的认识有关系。

作者提到一个实例:一位叫Emily的妈妈,知道孩子在三岁前会死于一种遗传病,但仍非常爱他。这样的感动可能在发达国家更多(姑且归因于“仓廪足而知礼节”方向的原因),仍让我触动:真正的爱是天然的,不求回报,不问将来。

作者告诉我们“那些日常的忧虑实际上反应了人类本身真实而又深刻的一面,这些紧张关系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部分” 如果在育儿的思考过程中,我们也时常反思自己为何有这样那样的带养方式、带养焦虑,反思自己的所思-例如“我们总在根据孩子人生的起起落落来评估自己的功与过”这样的评估方法是合理的嘛?-我们从育儿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超出预期的收获。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同意,但是我们的焦虑更多的来源于我们对父母这一角色的价值认知:父母不是为了得到奖励而扮演的,更多是为了履行责任义务,而给予孩子幸福、教育、使其成为就是这个责任的目标。再发散想,如何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对提升自己做父母的能力意义深远。从进化论角度推演,“是亲子关系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类”,佐证是我们人类很多独有的高阶能力例如创造、文化等都在亲子关系中萌芽。

作者接下来表述了她让我深有共鸣的对爱的理解:“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这样的理念,应该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也适用于亲密关系之间、和身边的人和朋友之间。

养育应有的目的,是“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

“儿童是混乱美德的典范”带给我的思考是,我们应该在如何适应现实教育体系与如何“合理地”引领孩子探索中取得平衡?

相关文章

  • 《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

    《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191206 鲜有的一次把前言读得那么细致。里面的内容太吸引我了。作者已到了做奶...

  • 《园丁与木匠》阅读笔记2021.3.7

    园丁实验室 在一项研究中,33实验人员试图教给学龄前孩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几何概念:形状。学龄前的孩子还不知道任何几...

  • 《园丁与木匠》阅读笔记2

    童年天然就是一个极具可变性、可能性且充满了探索、创新、学习和想象的时期。尤其是人类的童年那么漫长,就更加如此。...

  • 《园丁与木匠》笔记

    作者很毒舌 “讲述养育和健康饮食的书籍越多,就越显得它们毫无作用。如果有一本书管用了,其他书自然就不会出现。”一边...

  • #春藤四川FM630阅读记录Day1 《园丁与木匠》序言

    #春藤四川FM630 阅读记录Day1 《园丁与木匠》序言 读一本书也是需要缘分的,清晨共读《园丁与木匠》序言时,...

  • 线上共读一本书《园丁与木匠》

    高姐 day1:今日阅读至17页 书中内容:园丁与木匠的本质区别,为人父母,本质是爱,该如何养育孩子,养育孩子中的...

  • 《园丁与木匠》摘录与笔记

    《园丁与木匠》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这本书买到手至少半年,听过身边的小伙伴推荐,也因本书的【园丁】这个观点而推荐给...

  • 《园丁和木匠》阅读笔记1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它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

  • 园丁与木匠

    关于作者 艾莉森·戈普尼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不仅是一位实...

  • 《园丁与木匠》

    为什么要做父母?照顾孩子既不容易又累的要命。大多数人却乐此不彼。为什么?是什么让这一切都值得?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园丁与木匠》前言至第二章阅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rs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