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家人和我午餐前闲聊,聊到一个校友有幸陪知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去各种户外探险的事迹。不禁感叹,能有这种经历真幸福。
我突然想做个思维游戏,“为什么这件事会让你觉得他很幸福呢?”
“因为这种事情很刺激呀。”
“可是刺激又为什么会导致幸福感呢?”
“……”
沉默良久,我们达成了共识:真正让我们觉得幸福的,不是刺激,而是因为那是鲜有人去的地方。
通俗地讲,因为这件事情比我们生活中做的大多数事情有深度。
深度是幸福之源。
从今年元旦开始,我的每天晨记添加了一项必填项:今天预期有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幸福?
到目前为止,晨记已经积累了180余篇,也记录了180余次让自己至少在某一天幸福的事情。而总结这些幸福之因,却不外乎三个大类:
工作内容很有挑战性,完成之后有成就感,我很幸福;
家庭和睦,面对棘手的问题,家人之间能达成共识,一起解决掉问题,我很幸福;
明明白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甚至是超越自己预期的成长,我很幸福;
纵观这每一项让自己幸福的因素,若仔细揣摩,却都和深度有关。
谈到“深度”,那么它的另一对孪生兄弟“广度”,就不得不拿来对比一番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幸福,是源于广度的,当我买自己第一辆车时,我很幸福;当我第一天学会ABC时,我很幸福;当我第一天出去骑行时,我很幸福;当我第一次在朋友圈晒自己学会画水粉画时,我很幸福……
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朋友圈羡慕别人的多彩生活,因为那些是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触摸不到的广度。但是仔细想想广度这东西,其实又不是那么难以实现。我们羡慕别人三天两头全世界飞,当回过头来扪心自问“我能过这样的生活吗?”其实也并不难,只不过是舍弃一些自己割舍不下的,便做成了。
去南极,去珠峰,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只要资金足够,会有人给你准备好所有的条件,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就可以实现了。
这些我们以为的幸福,到头来当自己一个个都实现之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开始乏味了。很多人在收入超过一个目标之后,便开始空虚了,这在那些因投机而一夜暴富的人群中更是普遍存在。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对生活广度的本能追求,换成是对深度的追求,那乐趣反倒是无穷无尽的了。因为有深度的事情,那深度本身就是没有尽头的。比如去研究数学,比如去下棋,比如去提高打球技术,比如去创造,甚至怎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这件事都值得去花时间好好揣摩。
思路一换,人的状态也就换了,之前我们的乐趣是何时自己才有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一旦家里有能力添置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之后,我们便开始觉得新添置车子开始索然无味。
但是如果我们的追求变成追求深度之后,那就像追求车子的极限动力一样,我们都知道,升级车子,无论是改装还是买新车,那都将是无底洞了,同样无底洞的,还有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