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敦------煌------

敦------煌------

作者: 实景演出敦煌盛典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0:45 被阅读0次

三毛在《敦煌记》里说“敦煌是她的埋骨之处,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要回来”

她在《敦煌记》里写到“在敦煌接近零度的空气里,生命又开始了它的悸动,灵魂苏醒的滋味,接近喜极而泣,又想尖叫起来。 ”

她曾这样叙述参观莫高窟的经历,在昏黄的光圈下,出现了环绕七佛的飞天、舞乐、天龙八部、胁待眷属。看到画中灯火辉煌、歌舞翩跹、繁华升平、管弦丝竹、宝池荡漾--。壁画开始流转起来,她的一生电影一般在墙上流过,紧紧交缠在画中那个繁花似锦的世界中,最后流到身上来,满布了白色的外套。心里的尘埃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最后,跪在光光亮亮的洞里,再没有了激动的情绪,只愿留下来做一个扫洞子的人。

城市の记忆

敦煌就是这样让人难以割舍,月牙泉里噙满敦煌的泪水,浸润着温柔的夜晚,清冽珍贵,留下“敦煌”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鸣沙山,全然由净沙堆成,千人万人旅游登临,白天里山是矮小了,夜里四面的风又将山吹高吹大。那沙的流动呈一层薄雾,美丽如佛的灵光,且五音齐鸣,仙乐动听。

在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上,仿佛自己是大地的孩子,苍天的子民。

那座幸存了上千年的重要的关隘——玉门关遗址,在夕阳晚照中「遗世独立」。只到今天「余威犹在」。汉长城遗址里面还存留着英雄的梦,许多年前戍守这里的战士是不是也像我们今天一样,抬头看着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

阳关,「站了上千年,又守了上千年」,将世代沧桑,尽揽怀里,上千年的守护与陪伴,仿佛岁月未曾有恙。

人在这里会寂寞,风在这里却很热闹,这里是魔鬼的居所,大自然的雕塑台,吹着坦坦荡荡的野风,就会吹掉心中所有的捆绑。"

敦煌曾是东西方交流的节点,极盛时期这里就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佛音远扬,丝路遗风

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极尽唯美之能事,灯光特效,演绎着华彩的色调,无一不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打铁花抛洒着热情,衬托着这里的威仪,展现着丝绸之路的辉煌气象。

敦煌百姓在古老的传说和信仰里生活,大佛面前,人小如草芥,那么多的际遇烦恼,仿佛佛祖的浅浅一笑都能化解。

夜晚,这里琼楼玉宇,车水马龙,散发着现代化城市的迷人气息,仿佛还是盛唐时期的敦煌,汇聚着来自长安的气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热闹。

敦煌夜晚,人影幢幢的街头,沉默地在大街小巷走着,仿佛每个人与敦煌都是久别重逢。

没有敦煌,何必远方。打包好情绪,趁年轻,去流浪……

相关文章

  • 敦------煌------

    三毛在《敦煌记》里说“敦煌是她的埋骨之处,无论以何种方式都要回来” 她在《敦煌记》里写到“在敦煌接近零度的空气里,...

  • 敦 煌

    心驰神往敦煌情, 可惜因故愿未成。 千佛洞里展霞彩, 万众眼中映画屏。 代代相传涌热血, 人人朝拜动心灵。 余年当...

  • 致大敦盛煌

    今日无事?不,刚经历了一场敦煌疫情静默三天管控下的幸运出行…… 沉浸在敦煌市博物馆里的一首诗里: 今天,参加第九季...

  • 敦煌

    《敦 煌》 墩煌石窟 象马肚子下 挂着一只只木桶 ( )的声音滴破耳朵—— 象远方草原上撕破耳朵的人 来到这最后的...

  • 敦煌 | 沙洲的黄与蓝.01

    西瓜奶酪 敦煌,古称沙洲。敦,大也。煌,盛也。 自汉朝打通河西走廊之后,便在这黄沙之地设立敦煌郡。敦,大也。以其广...

  • 敦,大也。煌,盛也

    我想说一段有些枯燥的旅行。 我对一些古迹有一种“幻想式”的喜欢,就是我并不清楚那里有什么,但是因为它陈旧,如同年久...

  • 乐音敦和 大音煌盛

    原创/苹儿(茵草芳菲) 敦煌石窟壁画已流传千年,而壁画中的乐音、乐舞,首次在徐家汇艺术中心揭开神秘面纱…… 敦煌石...

  • 亦敦亦煌,熠熠其华

    小小的旅人啊,你自哪里来,为何脚步如此仓匆? ——我自东方来,要往西域去。此去西行距桑梓已有三千余里,星月风高,苍...

  • 又见敦煌

    敦煌敦煌 敦意为大,煌意为盛。此地取敦煌为名,是为了纪念汉代平定西域,开疆扩土之功。 敦煌是古...

  • 既敦吾性,应煌其心

    一个人去旅行,希望见心,一家人去旅行,竟然见性。 武帝给这个河西走廊之始,取名敦煌。希望用厚重和诚心,打开这片辉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t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