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进入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幼小衔接成了我们最主要的任务。上学期学习数的分成都是用图式表示,但因为练习的逻辑狗上涉及到运算符号,所以大部分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数学相关的问题时也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几加几等于几”这样的说法。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节数理思维我们就正式认识了“+”“-”“=”这三个符号朋友。
原以为初次使用会让大家陌生,没想到他们竟然能很快理解类似应用题的问题并给出答案,于是难度升级,直接来了一组算式请大家挑战。一向聪明机灵的Coco看到别人写的“4-2=2”马上举手说“不对!”我带着好奇请她上前指出哪里不对,她说“不是等于2,应该等于4。”我指着黑板上的四朵小花问她:“这是几朵花呢?”她说:“4朵。”我圈起2朵小花,告诉她:“现在我把这两朵小花送给小朋友了,我还剩下几朵呢?”她愣了下回答:“2朵。”我说:“对啊,4个减去2个怎么可能还有4个呢?”
4-2
说完这句带点绝对性的话我突然想到之前华应龙老师之前来学校讲课时也遇到过学生给出意外答案的情况,他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请学生给出自己的解释,并说:“每一次错误都是提醒。”再看看Coco一副还有话想说的样子,于是问她:“你能给我们说说你的4-2=4是怎么来的吗?”她伸出两只手,比在算式下面说:“这是4,这是2。”
左手4,右手2
去掉右手2
“把2去掉就只剩下4了。”我听了她的解释恍然大悟,觉得意外又有趣,甚至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反驳她,其他小朋友也一齐笑起来,我看了看她听到笑声后有点局促的小手,举起自己的手:“你看我一只手是4,一只手是2,那这一共是几呢?”她说:“6。”我收起2,又问她:“那现在我把2去掉是6-2还是4-2呢?”她看了看我的手想了想,说:“6-2。”我说:“对,如果是4-2只需要从这一只手的4里面减去2就可以了是么?”她点点头。看她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说:“不过你的方法很有趣,只是有时候我们不用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数字比划出来,知道了吗?”她说:“知道了。”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对其他小朋友说:“Coco的方法是不是很好笑?”大家笑着说:“是。”我说:“那我们谢谢Coco为我们分享这么有趣的方法吧~”大家听了鼓起掌来。“虽然Coco的方法跟我们不太一样,但也挺好玩儿的。”
当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我们能想到的未知的可能性反而越来越少,而孩子总是会给我们惊喜,告诉我们还可以这样看世界,告诉我们未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接着华应龙老师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提醒”,我想说:“不要错过每一次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Coc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