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感·学习】未来的学习

【杂感·学习】未来的学习

作者: 右山_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23:36 被阅读0次

​一、没有预料到的“新常态”

这个学期已经进入尾声,年初的时候大概没人能够想到,居然会这样度过整个学期。

春节前后,全国陆续都进入封锁的状态。面对新学期,全国各大中小学很快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其实在线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早在很多年前就被设想过,大约十年前就开始在广泛实践了,只是没有得到教育机构的真正重视。这次疫情却使人们意识到,原来线上教学已经到了几乎可以替代课堂教学的程度,不知不觉中,技术准备已经完全成熟了!硬件设备,宽带和4G可以使大家互联互通,已经普及化的手机和电脑可以作为终端;教学材料,已经近乎完备的被电子化了;软件平台,已经完全可以承担授课、点名、作业布置与批改等线上教学的任务……万事俱备!

这次疫情可以看作是线上教学的强推器,迫使学生和老师使用,体验到其中的优势,并且最终产生依赖。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的单纯课堂教学。以后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会成为“新常态”。

当然,吐槽和怀疑的声音还有很多。不过仔细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抱怨都集中在一点——管不住学生!视频学生可以点开而不观看,作业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复制黏贴,某些逃避不了的APP被狂刷1分……老师和家长为此都头痛不已,有毕业班的老师已经在说,今年的中/高考对勤奋、自律性高、善于自主学习的孩子是巨大的优势,对聪明但是自律性差的孩子则是巨大的不利。

二、“知沟”理论

这样的现象不能不是我想到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社会和传播学者提出的“知沟(Knowledge Gap)”的理论。因为在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视作为新兴的媒体工具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当时美国的部分教育学者意识到了电视作为教育工具的巨大潜力,并且认为因为富裕阶层和普通阶层都使用电视,利用电视作为教育媒介可以有效地弥合下一代的阶层差异。他们的一系列活动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促使美国拍摄了儿童教育动画《芝麻街》,这部动画非常成功,得到了广泛地好评,影响了几代的美国人。

但是具体效果到底如何呢?在1970年,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学者蒂奇诺、奥里恩和多诺霍经过调查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增长》一文。他们发现,《芝麻街》这样的教育动画确实同时使富裕阶层和普通阶层的儿童收益,但是富裕阶层的儿童收益的程度明显高于普通阶层,以至于知识的阶层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被扩大了。这个现象被他们称为“知沟”。他们在文章中写道:“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更低的人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的知识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为什么富裕阶层的人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从同样的信息源获得信息?后来学者有很多解释。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被广泛赞同的:在知识传播成本降低的时代,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影响人和人之间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面对接近零获取成本的知识,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反而会进一步加大知识差距。

而现在,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情况在于,同电视时代不同,网络时代的非有效信息在以更快地速度在增长,这些信息往往更有趣,更富有娱乐性,天然就更能抓取人类的注意力。家长和教师为什么不喜欢用手机进行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手机上的娱乐分心刺激实在太多了,只要稍不注意,学生就可能滑入到娱乐信息中去(其实成人也是如此)。

三、未来的学习

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新的特点呢?

第一,对个体在绝对知识储备上的差异强调的越来越少,对个体如何高效学习知识的能力,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强调的越来越多。在外部储存如此发达并且易得的网络时代,个体再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单纯的记忆知识是非常不经济的,重要的是知道知识在哪,能够迅速的找到并使用。

第二,会更加强调个体的“专注力”。当我们从传统时代“信息匮乏”的社会过度到网络时代“信息富余”的社会,如何选择需要的知识,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比过去对知识的单纯占有更加重要。

第三,会更加强调个体的“主动性”。教师在以后可能会从“传授知识,引领学生”这个角色过度到“督促学生,以备咨询”的角色。网络时代完全可以由少数顶尖的老师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班级老师的作用可能要转到督促学生学习,并且为学生答疑解惑中来。

在未来的学习中,更有“专注力”和“主动性”的学习者,更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并使用。也许未来的“知沟”将从过去的“知识阶层沟”转变为“知识获取能力之沟”。

相关文章

  • 【杂感·学习】未来的学习

    ​一、没有预料到的“新常态” 这个学期已经进入尾声,年初的时候大概没人能够想到,居然会这样度过整个学期。 春节前后...

  • 学习杂感

    今天有个久未见面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谈起自己跟着视频学习太极。在广场练习时,路过一人见她在练习,就过来和她攀谈,问她...

  • 未来的学习,学习的未来

    1.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成长的需要和向上的动力。项目的确定逐渐走向专业化、个性化和大众化。 2.直...

  •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三)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三) 在外语学习中,时常,我们努力,但效率却不高或者效果不好,不尽人意。此时,若我们反思,仔细检...

  • 学习整理的方法杂感

    今天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两本关于“整理术”的书,同时又重温了一遍《晨间日记的好处》,感触还是比较深的。明天有时间还想...

  •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二)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二) 1)学习语言,当我们能听不能说时,那很可能此时,我们的大脑听出的只是大意,而不是全部细节。...

  • 《把时间当作朋友》感悟(三)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思考:部分人把学习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一提起学习,想到的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复杂感受。介...

  •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

    外语学习杂感偶记 本人在外语学习中,有许多想法来不及系统整理,现把一些感受随手记下来,以供大家参考。这些看法纯属个...

  • 50/70 学习杂感

    早上起来听了几节之前漏掉的课。说真的,之前只顾着写写写,很少听课,确实忽略了这部分重要的能量和知识的来源。 比如我...

  • 工作、学习、生活杂感

    1. 很多工作就是需要每天都做,要有耐心,要有平静的心态,不要嫌麻烦,耐心了反而能够做得更快。一些简单的事情直接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感·学习】未来的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yq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