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岚迪始终处于自然成长状态,你们并没有在哪方面特意关注,或安排特殊教育。这件事,给你们也给常与孩子接触的成人提出一个问题:孩子成长到底需要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家人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幸运儿,那么幸运儿有什么特点呢?一位心理学家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他说“幸运儿的一些特征如下:第一是外向,他们更容易与人相处,乐于花时间参加聚会,喜欢跟人打交道。第二是不敏感,不愉快的事不是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但他们比较健忘。”幸运儿的定义未必权威,但至少给出幸运儿的两个特点:外向、不敏感。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外向、不敏感的”性格特点呢?这要从“保卫童年”说起。说到“保卫童年”,或许多数父母很陌生,但它却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正如王开玲所说,保卫童年,是人类的义务,是每个时代和每个成年人的义务。“保卫童年”比一般意义上家庭教育的内涵宽泛、深刻得多。
我认为,应该给孩子以下三个保证:
一是健康。
毋庸赘言,一个不健康的孩子,哪里还有什么幸福可言。现在,绝大多数年轻父母,对与孩子的健康,还停留在注意冷暖、增加营养、不生病的水平,其实错了。在食品安全问题危机四伏的当今社会,保证孩子健康,并非易事,不可控的因素越来越多,首先要从孩子的饮食安全做起。
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重要的是改变父母的消费观念。有的父母肯花几百元、上千元给孩子买玩具、衣服,肯花几千元到处带孩子去上课外班,肯花上万元去旅游,却很少或根本不去想,孩子吃的、喝的是否安全。我曾见过7岁患脑血栓的孩子,12岁患糖尿病的孩子。试想,那些处于绝望的年轻父母,多么羡慕因孩子顽皮而操心费力的同龄人。其实,食品安全就在身边,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与走出困境,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之遥”就是观念的转变。
二是愉快。
愉快的孩子会感到周围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老师、小朋友、同学都爱自己,具有精神上的安全感。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爱心;有爱心的孩子,才会愉快;愉快的孩子,才会对周围的世界、环境、事物充满好奇心;好奇才心的孩子,才会去观察;学会观察的孩子,智力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一个不被爱的孩子会产生遗弃感,产生恐惧感。恐惧感恰恰是人生悲剧的开始。
三是不敏感。
不敏感就是心大,遇到不愉快的事,属耗子的——“撂爪就忘”。心大,固然与天性有关,但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后天的生长环境。孩子是伴随错误和改正错误而成长的。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常常犯错误的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却很少允许孩子出错。要宽容孩子的错误,宽容并不是对错误不闻不问,而是在宽容的前提下,通过讲道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允许他们重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敏感、心大性格特点。
一个健康、愉快、心大的孩子,还用担心不成材吗?说道这个话题,自然会联想到孩子长大之后的素质,对于素质,人们赋予了太多内容。比如,某某数学好、语文好,某某能歌善舞,某某会什么乐器,等等。实际上,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衡量素质高低只有一个标准——“快速融入环境的能力。”
而健康、愉快、心大,正是应对各种挑战,快速融入环境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