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记事起,我就住在闽侯的部队家属院里。要进入部队,有门岗把守,大门的右侧是个小门,进去后就有一个小卖部,我最喜欢吃那家的豆沙馅面包,圆圆的、鼓鼓的,一口咬下去甜丝丝的绵豆沙和着面包的味道,嚼啊嚼,一蹦一跳地走上陡峭的大斜坡。这条路又长又宽,走到头,左手边是家属楼,右手边还有个大平台,继续往右拐就可以路过食堂、训练场到达部队办公楼,再详细的路线我也记不清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条大斜坡,因为斜坡的周边都是快乐的源泉,除了右手边那个小卖部以外,左侧是个露台的电影放映场地,有一排排的阶梯式水泥座位;我们在这里看过不少电影,那时候国内的电影似乎不分级,比如香港鬼片,女鬼吃心脏之类的。电影散场后,做为小朋友的我走在林间小路上都得东张西望,生怕从树上飞下一个红衣女鬼。疑惑,我从小这样磨炼出来,为啥还是那么胆小?
童年时期我也干过不少啼笑皆非的傻事。比如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那时候电视里最好看的频道是“熊猫俱乐部”,我看了一集可怕的动画片,讲的是一个村庄的鸡被不明生物吃掉了,于是人们设计陷阱在夜间守候,最终发现是一只狐狸偷吃,当时动画片里阴森恐怖的音乐和满嘴是血的狐狸,把我吓坏了。突然想上厕所,但不敢出房门,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还是不敢出门,于是…我鼓起了勇气,找了个塑料袋在卧室里解决了。方法总比困难多嘛!完事儿之后,就想从阳台扔到楼下的花丛中,结果剑走偏锋,扔到了楼下斜对面邻居家的阳台。可想而知,邻居回到家后,闻到味道、看到实物,是怎样的崩溃。后来……自然是免不了邻居上楼挨家挨户排查,印象中我似乎跟父母坦白了的,有没有挨揍呢,就不记得了。
小时候也有勇敢、正面的事情。比如,打针。这个是很多小朋友最恐惧的,然而我爸在部队卫生所,生病需要打针,他就能处理。在抹上酒精之后,他会让我数数,12345678,数完,针也打完了,一边打一边轻柔,不哭不叫,还有糖吃。真好~
1岁到8岁在福州的日子,充斥着吃喝拉撒睡,无忧无虑地玩耍、闹腾,甚至挨揍。不知道大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只顾自己欢喜就好。我想,那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长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