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自己不管是看到熟人或者生人,都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还莫名的紧张不安,不管说话,做事都很不自在。
现在的自己却能看到别人身上的那种紧张不安,那个熟悉的模样可是曾经自己的影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原来这个社会社恐的人,还是挺多的。我曾经表面看起来有点外向,但碰到能言善道或者自信之人,瞬间沉默寡言,自卑怯懦。
现在的我似乎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别人这样说,这样做。我马上能换位思考,猜测对方的意图。对方为何不同意,为何这样回答,是否有更深刻的意义。跟对方聊天也更能聊到点子上,提的问题也更有深刻的交流的节奏感。即便家常谈话,也是很轻松,会反向思维,反向表述,还擅长于夸奖对方,也喜欢增加幽默,开玩笑。整个过程自己完全是放松自在的感受。同样的话题,跟不同的人可以尝试着不同的答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多凯凯大山,打发下无聊的时光,也是人间不同体验。但聊天仍然以对方多开口为主,不然只顾自言自语,就达不到深刻交流的目的。
唯一我觉得有点不安的是,当对方聊天聊到关于数字,或者关于个人我不大感兴趣的话题,我突然有点失聪似的,大脑好像习惯性屏蔽事不关己的内容。甚至有时候大脑关闭错了哪些是有用,哪些是无用的信息。就是那种脑容量不足的感觉,这个其实跟我以前比较宅有关系,朋友少,话题少,所以脑容量就小。爱交际应酬之人,天南地北的聊,慢慢的大脑自然会分门别类,进行不同的筛选和储备,所以相信不久后,我也可以做到。
曾经孤僻,抑郁,有点社恐的我,每天噩梦连连。现在的我为何又能活的人间清醒。《自我觉醒》这本书真的是我人到中年自我成长的机遇,是我的人生贵人,全书总共看了两遍。最主要,也是最有用的是写自我反思日记。就像现在我的简书里面所有的日记,都有自我反思觉醒的内容。毫无保留的披露自己,并自我分析,每天坚持写一两篇,那怕几个字都成为一种习惯的坚持。也看了很多别的致用类书籍,发现找到很多雷同但也有用的方法,但是没有什么比自我反思觉醒,彻底了解自己的方法管用。写自我反思日记,其实就是从不同的视角,立场来重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研究自己,发现隐藏的那个不同的善变的自己,社恐懦弱的自己,争强好胜、沉默寡言的自己……最后找到根深蒂固的症结所在,慢慢理清症结原因、问题。遇到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并慢慢改变曾经的思维习惯模式,这个过程有点漫长,也有点痛苦。但是下定决心认真对待,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