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她面对我们,就收起了天使般的面孔。
就会给我们享受下老同事没有的“待遇”,
训斥道:“某某事或某某物不可以这样做这样放,会破坏风水,影响生意”。
迷信和佛法的区别在于能否将佛法的精髓很好的落实到生活和工作当中,管好自己这颗心这张嘴。如果不能,那么学佛没有任何意义。
两个字开心,三个字很开心。
把这件事搞定。
现在,我们之所以能够坐在陈老板舒适优雅的办公室里谈笑风声。估计是被我们“三顾茅庐,乘胜追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法所动容了吧。
半个月内观顾了他的公司三次,第三次我有些不高兴还差点想打退堂鼓,我说:“那个陈老板是不是出难题给我们,那有这么巧我们过来他就开会,”
杨小姐笑着对我说:“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做事要耐心和信心,好事往往都是比较多磨难的。
今天是第四次。每次不少于坐在那傻乎乎的等他2个多小时。
我们通过直接打电话给陈老板,终于,在周六的早上8:30这位久违的大忙人出现了,当时我们像见到了救星一样,赶紧从沙发上站起来,迎了过去。
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并且略带一点歉意的和我们打招呼,原来陈老板是一个人那么平易近人的人。
陈老板个头不算高,胖墩墩的,脸圆,鼻子圆,笑起来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二排整齐洁面的牙齿,一双厚重略长的耳朵非常的显眼。令我想起了一尊佛,那个笑容满面,大腹便便的弥勒佛。
一见面被他那标准的悦耳的普通话震慑住了。本来杨小姐是想向他道歉的因为这批货为他们公司带来那么多的麻烦,出乎意料,他反而先说不好意思,因为工作上的疏忽让我们走了那么多趟。难怪陈老板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原来是和他的谦虚低调有关系的。
原归正转。杨小姐还是向陈老板表示的深深的歉意。
于是。我把一大堆的布料往桌上放,布料有纯棉和纤维的。
杨小姐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批货其实我给你们的是最好的布料最优惠的价格,美中不足的是有点色差。”
杨小姐即刻把A,B,C三个级别如何才是纯棉面料做了演示,而他们公司选择的面料就是A级纯棉。说到价格我们带来了帮其他公司做的这种A级面料的订购合同给他过目。
此时陈老板欣然的点了点头,慧心的一笑。
现在我们达成了共识,也多了个朋友。
第二天陈老板的同事便到我们工厂来提货了。
迷信与佛法的区别我有二种看法。
其一,迷信是一种盲目的相信。
大多数人只喜欢在过年过节买大量的香烛,元宝到寺庙里去烧,去拜。祈求得到神的庇佑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心想事成,子女享顺愿他们可以考到好成绩好学校,家庭和睦这些行为都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但求得到一种心里上的安乐。
就凭自己做一个这样的动作,神真的是有求必应吗?天下企不是没有了穷人吗?
他们没有真正的去反观自己的内心。
总喜欢向外求。求健康的身体,问问自己平时一周运动了多少小时,生活方式合理吗?有没有暴饮暴食;
求财源广进。问问自己每天是否付出的要比别人多了吗?
求子女享顺。问问自己是否也有做一些享顺父母的事,父母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
求家庭和睦。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上敬下和,上行下享,家庭出现问题时自己是否第一时间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去解决。
其二,是在诸事不顺的时候。
此时,人的免疫力最低。会过度的相信算命先生或风水师的话,对方说的一些话,对于某些人来说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丧失了理智的思维。烧香,磕头是小事,有的甚至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心态好些的人算是“破财挡灾”吧
佛法提倡我们每个人要做个明理的人,觉悟的人,看破并且放下
什么叫明理的人呢?什么样的人都能包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
要做到事事明理,不容易。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心中有善和爱就一定可以做到。
佛是仁慈的像征。是一种大爱。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弥勒佛笑眯眯,憨厚可爱,大肚能容天下事。普贤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一个内心充满了爱,感恩,仁慈,包容,积极,乐观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最美丽的人,她可以感动天感动地。
她和佛法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缺一不可。
内蒙,山东,河南,福建,哈尔滨
正知,正见,正法
以上是我对佛法的一些浅薄的认知,就分享到这里。
现在做个总结:
自从与佛法结缘之后越来越觉得“有佛法就有了办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唯“心”造。
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关注他呵护他,不要让他受到伤害。
身体上的累,不叫累。“心”累了,那真的是累了。
为“心”找一个家。
把他稳稳的安住在那里,累了他可以休息;烦躁了他可以冷静三秒或做深呼吸;遇到了非常开心的事,也不会过度的兴奋;被别人误会了,也不至于太生气,因为对方不了解;有人看不起他时,他便会更加的努力;遭人辱骂了,他可以做到一笑了知;遇到困难,他会笑脸相迎的去接受,解决,并且放下;把所有的磨难当成是一块垫脚石。
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是善或恶,好或坏,喜或悲都会为我们种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在姻缘成熟后就会结果。
善因+善缘=善果
生活处处是修行。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种境界看成是上苍出的一份考题,而自己正好就坐在里面考试。
及不及格考的成绩如何,就看自己平时是否存好念,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修行,简单的理解就是修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修我们这颗浮躁的心;自私自利的心;不懂感恩的心;无所畏惧的心;缺少德行的心;不够仁慈的心;不享顺父母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