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去慢走的时候听武志红在得到的课程,讲到心里疆界——心里疆界很小的人固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不愿出去,不愿接触外界,即使出去也不会好好享受风景、美食。大意如此。
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试着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看,于是命名——不出去夫和嫌麻烦妻。
先说说不出去夫的妈——我奶奶。她也是固守在一个地方的人,如今80几岁的老人家,不识字,几乎不出门,家里的大小物件都由我爷爷购买回来,除非那些上门卖的东西,需要的她会买一些,会为了1毛2毛跟人家争。除非迫不得已不出门,上个街也不愿意,坐公交说晕,坐电驴说怕。
是的,她对金钱的消费观还停留在几毛、几分的年代——省钱啊省钱啊是她经年不变的基调(但在我高中的时候她给我零花钱却是舍得的,50,100的都给过,这大概就是人性多面的温暖吧)。
我爷爷是当兵的,大概18岁的时候就有了孩子,即使有了孩子还要出去参军,他算是一个缺位的父亲,如今80几岁的一对老人家,每天都伴在一起,却也时常争吵,我的奶奶也不是普通妻子有的模样,体贴、善解人意跟她不搭边,这大概也是我那爹找到我那妈的一部分因由。
在不出去夫和嫌麻烦妻的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出去夫在外面跑业务,那个时候经济的提升让他俩享受、风光。
好日子持续了几年,下坡。男人大概受不了这样的落差,直到现在人前人后不出去夫谈的最多的依然是当年自己的事迹,好像说着说着就能回去一样。
好像我能理解些他为何不愿参加我的家长会,为何不愿参加我的婚礼,这么多年就来我家看过一次,第二天就回了。他的疆界也许弱小,使得他无法迈开步子去更大的空间。
在家人都希望他出去干活挣钱的时候,几次三番的待不了太久就回来了,说亲戚(我大姑父)如何看不起他,不善待他,大概在心底里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吧,醉酒后经常说:你们都看不起我!
他选择了自己弄条小船,带上电瓶,一个人去电鱼,既要撑船,又要去拿网兜,他在用他的方式为这个家努力,只是没有人理解他。人人都希望他按照人人的想法去做。
我多希望我妈能跟他一起,两个人有个照应,偶尔嫌麻烦妻会随他出去,回来就抱怨不出去夫指责她。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吧——互相指责抱怨,维系着在我看来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
我担心他遭遇意外,一个人在外,出了什么事家人无法及时知道。但我自己在曾经的岁月里却也没有做什么努力,而将这份期待放在了嫌麻烦妻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