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阅读后发现自己很快就忘的差不多了,时间再长也许就只记得看过这本书而记不起具体的内容和细节。我以前也是这样,但掌握了加工的各种方法后记得不但多而且重要细节也很清晰。
而这变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加工,多链条的加工能帮自己深入理解并帮自己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知识体系。
加工方法有很多,加工方法多,链条长,阅读效果就越好。


我喜欢用的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
绘导图:绘导图最大的好处是整体把握,逻辑清晰。可以一目了然快速高效地熟悉核心内容。
导图绘制可以按原文布局,也可以按照对自己的重要性进行安排,一张A4纸就可以了,有时候我还用贺卡的来绘制更精美些。
扉页简要记录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方法。阅读时我会按观点、金句、颠覆(自己认知的部分)、缺陷(戳中自己毛病不足的点)认真阅读,并圈点出关键词句,然后把它记录在书的扉页,并标注页码以备需要详细了解时可以快速找到。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当你再次打开书籍时,你可以一两分钟快速复习书中精华。
写文章:当书特别有价值或者感觉很有收获时,我会动笔写文章,一般一篇,感受深了,就多写几篇。写其实就是对书籍对自己阅读感受的理性梳理,它会促进你深入系统的思考,并会促使你翻阅一些感受模糊的部分,甚至查阅其它资料,这是一个全面锻炼自己的高明方法。
开始写不求好不求多,只要写下自己感受就好。写过几篇后,自己可以慢慢注意提高表达要求,如何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去表达,如何表达更生动有趣引人。当然,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讲给别人听: 这是提出纳米概念获得诺贝尔奖的费曼创造的高效学习法,被很多国家元首政要和世界500强公司运用。它最大的妙处就是最大程度的调动了一个人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你设想下,如果你想给别人讲,你将会做什么。我建议你要精心选择听讲的人,选择对了,你提高突破地将非常快。
此外,还有旁批,评价、发动态、组织一起读,参加读书会、高声朗读喜欢部分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总之,你加工的程序多越多,你就收获越大。不妨想想,看过一本书后,你又绘导图,又写文章,还诗意朗读,又讲给别人听,这效果怎么样,一定让你大大地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