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中,每一种学说都可以有新华字典那么厚,而细分学说之多,究其一生也无法读尽,即使是一个行业的学说,也可以达到汗牛充栋。
一种学说的创立就真的这么难?感觉终其一生,只有拜读他人学说的资格,而不能著书立说。
首先这是一种误解,翻阅一些文学素养的书籍,便明白其中的缘由。书中记录大量学说创始人的姓名,代表读物;有些学说是在大学,开课讲义之后,被大学认可;有些学说,著书出版之后,被社会认可。有些学说,发布论文之后,被行业人士认可。有些学说,只是在文章中提起过,便被后人追加为创始人。学说的开端就是这么简单。
学说创立之后,后人在此基础上,丰富、完善、组织、证明、延伸更多的内容,终于使得学说变的庞大,既让每一位虔诚学习的人担心自己的承受力,也让每一位想建立新观点的人,充满沮丧。
如果抱着学说的创立,改变自己的现状,还是选择一个已有学说做延伸比较好。现场,或者说同时代就可以产生收益,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财富。这也是为何新思想的建立者很少,而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离不开物质的保障,没有人会真正在新事物的探索上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风险太高。
作为一名读者,尝试去读原著,读行业创始人的著作,延伸的知识,虽然更容易接受,但已经在延伸中,获得了改变。
防弹可可
2020.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