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的夏至

每个人的夏至

作者: stevens_run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08:47 被阅读0次

四时有序,夏至已至。夏至的“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而是极致的意思。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我们所在的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白昼逐渐变短。在北方,有在夏至这天吃面的传统,因此民谚有云:“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阳气衰而阴气始生,所以属于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鼓翼而鸣;喜阴的半夏开始生长。

古人讲的这三样东西,离我们都逐渐遥远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最能传递时序变化的,是公园和小区里的植物。

据说夏至这天,是植物最为繁茂的日子。走在小区里,仿佛走进了一片森林。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覆盖在地表的草本植物,连接出了无穷无尽的绿,交叠出了深深浅浅的绿,勾勒出了错落有致的绿。

重重绿荫遮挡了骄阳,带来些许凉意。然而,这并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至少不是它们最好的样子。我见过它们最好的样子。这几丛灌木是杜鹃和日本红枫,它们最好的样子在春天;那几株乔木是银杏和桂花树,它们最好的样子在秋天;乔木上缠绕的蔓藤是九重葛,它最好的样子在初夏。此时此刻,它们为了抵御酷暑,隐藏了自己的色彩,沉寂于绿色的海洋里。仿佛挤在招聘会场上的大学生,为了谋求满意的职业,收敛了个性,穿上了千篇一律的西服。然而,这只是让他们看上去一样而已。

正如每种花盛开的时间不一样,每个人最好的年华也有所不同。有人在少年春风得意,有人在壮年鹤立鸡群,有人在暮年大器晚成。

千百年来,人们都乐于追求“苦尽甘来、先抑后扬”的人生,希望可以笑到最后。古时候人们伤仲永,现下人们依然对泯然于众人的童星或长成了普通人的小天才们扼腕叹息,对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故事哗然称奇。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是一场旅程。正如我们无法评判,飘飞在早春的柳絮和璀璨在深秋的银杏叶谁更动人,人生辉煌的时刻无论出现得早或晚,都各有各的喜悦。即使球场上潇洒奔跑的白衣少年,最终变成了疲于奔命的络腮胡大叔,也不必惋惜啊,因为当年那些少女的欢呼和掌声就是时光赠与他珍贵的礼物。

所有描写夏至的诗歌里,我最喜欢的是刘禹锡的《竹枝词》。刘禹锡写出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全然没有被贬的悲观抑郁。若能始终保持此等旷达的心境,生命中的时时刻刻都能成为值得珍惜的光阴。

相关文章

  • 每个人的夏至

    四时有序,夏至已至。夏至的“至”不是到来的意思,而是极致的意思。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 《半夜踩着一个人》

    梅君子 像我们农村,每个人期待着夏至的来到,你听,知了在叫!夏至终...

  • 夏至|再遇石竹花,忽感今夏至

    时光如流水,去年第一次遇到石竹花时,还是夏末的时候,如今,在夏至时节又遇到石竹开放。 今日夏至,愿每个人都能在这剩...

  • 夏至,夏至…

    当节气的脚程行至夏至时,大地也正经历在炙烤中。 那种白天不敢出门,或者就想呆在空调屋里一动不动的感受,还有夜里不开...

  • 谁的夏至,花开夏至——《夏至未至》

    最近在翻看这些年写过的读书笔记,零零散散也写了三本,记录着我的读书轨迹,口味的改变,文字的变化。 翻开第一本的第一...

  •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雨点值千金 夏至有雨,谷仓有米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 …… 很显然,夏至有雨才...

  • 饺子印象

    之前听过“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今年夏至,看朋友圈、微博都有很多晒夏至吃饺子的图片。虽然心中疑惑——夏至也要吃...

  • 悠悠夏日长

    夏至,古时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认为,夏至是四季中非常重要的时节,标志盛夏的来临。据《恪遵宪度抄本》:...

  • 夏至之雨

    夏至,一个多雨的季节。 古语云:“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形象的概括出了夏至的特点。雨,是夏至始终不变的主旋律。...

  • 夏至:天光尚好,余生悠长

    今日夏至。《恪遵宪度》中解释“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的夏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e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