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灯笼》教学后记

《灯笼》教学后记

作者: 陈牧羊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21:15 被阅读5974次

《灯笼》是部编本教材新添篇目。单位没有教参,网上也没查到关于此文本的解读分析材料,能对教学提供一点思路的,除了单元提示给了大方向外,具体一点的就是课后的“阅读提示”了。

“阅读提示”写道: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从提示中提取到的信息有:写作时间,也就是写作的大背景,文体,写法,主题。作为一篇自读篇目,也足够。

刚刚过完春节,大街小巷,大红灯笼依然高高悬挂,节日喜庆的余温犹存。灯笼,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文化,而在没有通电的过去,还具有实用价值。自然而然导入吴伯箫的《灯笼》。

虽然经常要求孩子们课前一定要多读几遍课文,且提醒至少三遍,课时能按要求读书者却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所以,课堂读书环节每每必不可少。

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为,文章的题目是“灯笼”,从语文的角度来说,题目在本课起什么作用?自由朗读课文后,有理有据地回答。

这个问题并无多大难度,难在很多孩子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养成使用语文专业术语的习惯。当然,让人欣慰的是,每个班里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用心的孩子。所以,我刚把问题抛出来,就有心急者脱口而出:“灯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为全文写了那么多的事情都和灯笼有关系。

答案虽然已经出来了,但是,课文该读还得读,毕竟,教学针对的全体学生。

当然,第二个问题顺势提出:文中写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记忆?请将每一个记忆概括出来。

为了节省时间,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前六段,一组后六段,分工合作,概括归纳。我提示:可以参照阅读提示哦。

孩子们发现,原来阅读提示中其实有现成的答案。于是,在他们回答时,我只是让他们对号入座,找出他们所归纳的句子相对应的段落罢了。

作者围绕灯笼回忆了很多,但是,有的实写,有的是虚写,这是不经提示学生想不到的。我问:第10、11自然段缩写的内容好像不是作者记忆中的灯笼吧?若说前面的内容是实写,这两段就是虚写。虚写的内容有什么意义呢?

课后的阅读提示只交代了作者写作的大致时间,这个时间的中国是怎样的呢?让他们回忆历史上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那个外强欺凌,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再让他们集体大声朗读第11自然段,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情怀,就不难理解了。

孩子们学过术语“主题升华”,但究竟什么是“主题升华”呢?真要问他们,向来是一脸茫然状态。

在这里,我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的最后一段内容背了出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我说,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结尾的感情,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去掉这些内容,文章内容依然是完整的,但是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区别?

小人物,小格局;大人物,大情怀。我们平时写的文章,一般来说是写不到这些的,他们不仅仅表达属于自己的个人情感,更有的是表达为国家做贡献的大情怀,这,就是“主题升华”。两个典型的例子放在一起学,他们恍然大悟。当然,也只有有一天当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文字运用了,这才是真的掌握了吧,或许,当他们有了大情怀时,即使不懂得什么叫“主题升华”,也自然就会运用了。

单元提示要求“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本节课没有去解决“如何”,只让孩子们借助具体实例体会了记叙、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感受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带来的语言形式上的美感,情感表达上的丰富。

作者是一个文学家,文学家的文字风格是典雅的,情感是丰富的。可学的内容很多,但是,一节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课时,线条简单,孩子们究竟能获得多少学习语文的学习能力呢?总会有点吧。

相关文章

  • 《灯笼》教学后记

    《灯笼》是部编本教材新添篇目。单位没有教参,网上也没查到关于此文本的解读分析材料,能对教学提供一点思路的,除了单元...

  • 如何写教学后记

    要写好教学后记,首先应明确教学后记应记录哪些内容,教学后记的内容是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总结。 1.记下成功...

  • 《小说灯笼》后记

    这两天觉得看到最有趣的就是《小说灯笼》——看完这篇之后,越往后看越觉得没意思。其实并不是没意思,只是后面的很多篇都...

  • 教学后记

    班级:17会计 科目:计算机基础 难题:人数多,教师忙不过来。 解决策略:分组,推选小组长,帮忙辅导和检查作业,课...

  • 教学后记

    今天学习17课生字时,可能是放了四天假,很多孩子没摸书。抽签选择领读小老师时,第一个孩子领错了两个词,我想加强一下...

  • 教学后记

    通过补充李清照早期晚期代表诗词,来照应古诗三首,加深同学们对宋朝历史及陆游等诗人爱国诗人词人的理解,非常不错。还可...

  • 《灯笼》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导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物、一些事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印象不仅仅是...

  • 《灯笼》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学生读“阅读提示”第二段第一句话: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

  • 读书笔记《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3

    今天阅读第三章《写教后记和观课记》。学校的教案模板,最后一栏是写教后记,也就是教学反思,每次检查教案后,教学...

  • 《社戏》教学后记

    回顾本课进程: 第一节:预习课(学生素读文本、写初读感受、质疑)、课后作业(课本思考探究一: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写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笼》教学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ar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