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压缩表、跳跃表?拿来吧你

作者: 我犟不过你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11:01 被阅读0次

本文主要用来学习下,redis当中使用的压缩表跳跃表,为什么在诸多的数据结构中,redis要选择他们作为自己的数据存储结构。

什么是压缩表?

压缩表是Redis为了节约内存而开发的,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连续内存块组成的顺序型(sequential)数据结构。一个压缩列表可以包含任意多个节点(entry),每个节点可以保存一个字节数组或者一个整数值。

压缩表的构成

压缩表的构成如下所示:

压缩表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说明:

属性 用途
zlbytes 记录整个压缩表占用的字节数;在对压缩列表进行内存重分配或者计算zlend时使用
zltail 记录压缩表尾结点距离起始节点的字节距离
zllen 记录压缩表包含的节点数量
entry 压缩表的节点,长度由其内容决定
zlend 标记压缩表末端

压缩表节点(entry)的构成

每个节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三个部分的含义分别是:

属性 用途
previous_entry_length 以字节为单位,记录前一个节点的长度。程序可以通过指针运算,根据当前节点的起始地址来计算出前一个节点的起始地址。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操作就是通过这样原理实现的。
encoding 记录了节点的content属性所保存数据的类型以及长度
content 保存节点的值,节点值可以是一个字节数组或者整数,值的类型和长度由节点的encoding属性决定

连锁更新问题

在前面介绍previous_entry_length的时候,有一点没有详细说明:

  • 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小于254字节,那么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需要用1字节长的空间来保存这个长度值。

  • 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大于等于254字节,那么previous_entry_length属性需要用5字节长的空间来保存这个长度值。

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从而会导致连锁更新问题。

假设有 entry1 到 entryN 个节点,每个节点的字节长度都在 250 到 253 之间,则每个节点的previous_entry_length存储的长度都是1。

如果此时 new 一个大于254的节点被压入压缩表的头部,那么这个 new 将成为 e1 前面的头结点。此时e1的previous_entry_length只有1字节,无法保存前一节点new的5字节长度,所以需要将e1的长度扩大为254 ~ 257

同样的,对于e2来说,需要如e1一样增加容量才行。直到eN,都需要重新分配空间,这一种连续扩展空间的操作被称之为连锁更新

其实连锁更新造成的性能损耗的几率是很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我们上面提到的极端环境,即使少量的连锁更新,也可以忽略不计

什么是跳跃表?

跳跃表(skiplist)是一种有序数据结构,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从而达到快速访问节点的目的。

跳跃表的时间复杂度是平均O(logN)最坏O(N)

实现有序集合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redis选择跳跃表?

  • 数组:数组元素插入、删除不便
  • 链表:查询元素效率低
  • 平衡树:实现复杂

大多数情况下,跳跃表的效率可以和和平衡树媲美,而其实现相对平衡树要简单,所以很多情况下用跳跃表去替代平衡树

跳跃表的构成

跳跃表在redis当中由两部分构成:

  • zskiplistNode:跳跃表节点
  • zskiplist:保存跳跃表节点信息

跳跃表的模型如下所示:

如上图所示:

  • 蓝色的是zskiplist结构
  • 其他四个绿色的是zskiplistNode结构

zskiplist结构介绍

在前面的图上我们看到zskiplist包含四个部分:

  • header:指向跳跃表头结点
  • tail:指向跳跃表的尾结点
  • level:记录跳跃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层数。(注意:头结点固定高度为32,初始全部指向NULL,且不被levle记录层高)
  • length:记录跳跃表长度,即包含几个节点。(头结点除外)

使用多个节点就可以作为跳跃表,那么为什么还需要zskiplist

实际通过zskiplist的结构就可以得出:

  • headertail:快速访问跳跃表的头或尾节点,且时间复杂度是O(1),否则可能需要遍历至少大于等于1次。
  • length:快速获取长度(即节点数量),时间复杂度都O(1),否则需要遍历整个跳跃表。
  • level:用来快速获取最高节点层数,时间复杂度是O(1)

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快速的处理跳跃表。

zskiplistNode结构介绍

在前面的图我们看到zskiplistNode包含四种部分:

  • Level:层,即以L开头的部分。Level包含两个部分前进指针跨度。表头向表位遍历时,会沿着前进指针前进。

    • 前进指针:指向表尾方向的其他节点
    • 跨度:当前节点距离指向节点的距离,即上图箭头上的数字。

    每当有一个新的节点加入跳跃表,程序根据幂次法则生成一个介于1和32之间的值作为level的大小,即层的高度。

  • backward:后退指针,即BW。指向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当从表尾向表头遍历时被使用。

  • score:分值,即1.0、2.0、3.0。在跳跃表中会按照分值从小到大排列。

  • object:成员对象,即o1、o2、o3。当分值相同时,按照成员对象进行排序

表头节点也有backward、score、object,但是不会使用。

相关文章

  • Redis压缩表、跳跃表?拿来吧你

    本文主要用来学习下,redis当中使用的压缩表和跳跃表,为什么在诸多的数据结构中,redis要选择他们作为自己的数...

  • 跳跃表

    redis中有序集合zset是用跳跃表实现的,所以今天学习了一下跳跃表。本文主要讲redis中跳跃表的实现。 一、...

  • redis笔记

    redis基础知识 数据结构 底层数据结构 SDS 双向链表 压缩列表 跳跃表 Hash表 整数数组 对外数据结构...

  • Redis数据结构——链表

    前言 Redis链表为双向无环链表! Redis使用了简单动态字符串,链表、字典(散列表)、跳跃表、整数集合、压缩...

  • redis跳跃表

    跳跃表(skiplist)是一种有序数据结果,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从而达到快速访问节点的...

  • Redis跳跃表

    本文摘抄自redis 源码剖析 跳跃表是一种随机化的数据,跳跃表以有序的方式在层次化的链表中保存元素,效率和平衡树...

  • 跳跃表 redis

    为什么选择跳跃表目前经常使用的平衡数据结构有:B树,红黑树,AVL树,Splay Tree, Treep等。想象一...

  • Redis 跳跃表

    什么是跳跃表 参考原文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提升了查询性能的有序链表。链表好啊,插入和删除都是O(1),但是只能O(n)...

  • 8.1 对象

    Redis用到的所有主要数据结构,简单动态字符串(SDS)、双端列表、字典、跳跃表、整数集合、压缩列表。Redis...

  • 针对Redis数据库的造轮子计划(数据结构 - 1)

    Redis 数据库底层有‘简单动态字符串’、‘链表’、‘字典’、‘跳跃表’、‘整数集合’和‘压缩列表’这 6 种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dis压缩表、跳跃表?拿来吧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kf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