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信里的纸短情长

书信里的纸短情长

作者: 一凡向上 | 来源:发表于2022-10-21 22:54 被阅读0次

周末在家整理柜子,突然翻出了许多信件和贺卡出来,似乎在很久 以前那时流行节假日寄贺卡或明信片。有几张贺卡还是立体的,应该在当时算是很高级了吧。

信封很有些陈旧,毕竟都有些年头了。

有几个信封印着大连理工大学,这是初中坐在我后排的L同学的。当时我们成绩都还不错,他比我小一岁,所以他爸让他初中多读了一年。我们离校时,他重读初三,在学校时我们似乎交流得也不是很多。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他当时考进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我们却偶尔会写写信,交流下自己的新环境,新状态。上大学后,我们也还保持书信往来了一段时间,再后来,我们就各自散落在人海中,不见踪影。

他的字写得行云流畅,有种娟秀的帅气,和他人一样,这可能也是我保留着这些信件的一个源由吧。看他的回信,他当时的生活充满激情充满阳光,还有就是对我的劝慰。应该是我向他诉说了一些青春的苦恼与迷茫吧,为她的学业和前途而忧伤。那个迷茫又忧伤的青春少女,喜欢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还有几个信封是安徽师范大学的,这是名叫“秀子”的笔友写来的。和秀子的相部分是在二手书摊上,当时我们都看上了三毛的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当时只有一本。因为年龄相仿,我们就聊了几句,她当时还在我们县城的师范读中专。后来再一次见面,是在县城的那家最大的租书店。那时候买书是比较奢侈的,所以租书店生意非常红火。两个十八岁的青年,就这样成了笔友,开始书信往来,畅谈人生,梦想未来!优秀的秀子,中专毕业被保送到安徽师范大学继续深造。我们也曾在芜湖相聚,在她的校园里漫游,见证了青春的飞扬。

还有一些三三两两的信,如果不看内容,可能对其人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毕业后我们各自为生活奔忙,从此走散。唯有这些发黄的书信,记载着我们的青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信里的纸短情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nm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