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的时候,接触到了管建刚的习课堂,就以为自己找到了救命稻草。
很积极地把它拿到自己的课堂上来践行,通过我们班上孩子的实践,结果表明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只是表面繁荣。
没有了盖章的刺激,他们的注意力就不那么集中了,而且朗读的时候也是在看着我。
仿佛课文都在我的脸上。
我就告诉他们,你认真读老师会看得见,你看着我反而就表明你没有在认真朗读。
像这样的课堂,只会让主动学习的孩子学会学习,但是那些差生就会更差。
他们连读课文都成问题,更别说边读边思考了。
有习课堂的学习单,同样是读了课文再做,我有评讲之后让他们改错,全班同学都改完的话要花两三节课的时间。
以至于让我根本没有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甚至于评讲练习册的时间都没有。
我在想,对于这种学习上落后一点的学生,在习课堂上,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他们改错的时候呢,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我们班的孩子,好像养成了一种习惯:做作业、改错都在课堂上进行,下课的时候就尽情地去玩。
以至于后半学期的课文生字听写,一点都掌握的不好。
虽然课堂上听写看起来还不错,但真正到最后期末复习听写的时候,就听写得很糟糕。
习课堂,人人都说好的东西,到了我班上为什么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呢?
对别人有用的方法,也得实践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改,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