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程的逻辑》摘录
摘记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摘记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作者: 玥玥妈_34f5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2:52 被阅读0次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瓶颈一:高考制度滞后

瓶颈二:教育立法滞后。义务教育四个义务:就学义务,办学义务,就学保障义务,规避义务

瓶颈三:教师研究滞后。

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教育,应当是汲取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教务部出台的驱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总体课程设计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改革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总体设计与课程标准”之间的第一落差:通过对话,讨论来解决。告别“告状文化”,转型“对话文化”。

“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第二落差:通过教师培训来解决。强调“教师培训”,“校本研修”

借鉴:引进“体验性学习”、“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充实教学见习,模拟教学等课程。

三、我国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八次课改体现了国际教育届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二者相辅相成。

我国最大的教育现实就是教育发展不平衡。 “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削高填谷”

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

  传递中心教学:强调发挥“系统化”的控制;探究中心教学是在课堂中实现多样的个性的交响。

“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归根结底在于使得学生“学会关心,发展智慧”,基础教育的课程需要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转型“社会建构中心课程”——基于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力求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课程。

哲学家诺丁斯(美):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相关文章

  • 摘记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瓶颈一:高考制度滞后 瓶颈二:教育立法滞后。义务教育四个义务:就学义务,办学义务,...

  • 摘记三: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瓶颈一:高考制度滞后 瓶颈二:教育立法滞后。义务教育四个义务:就学义务,办学义务,...

  • 《课程的逻辑》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摘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对于涉及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健全成...

  • 《课程的逻辑》3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感"是诸多国家改革发展的通则。我国的这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说得彻底一点,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奴役学生、摧残人...

  •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河北邯郸四中 张建新 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应当承认,多年来我国课程教...

  •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三)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

  • 2018-05-10

    《课程的逻辑》第三章 课程的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 改革产生困惑 “应试教育”使得我们课堂...

  • 三、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本篇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反思:第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第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

  • 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摘要:这次课程改革为新的课程教学的创造提供了契机。在当今时代,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归根结底在于使得“学生学会关心、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记3.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y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