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萌宠想法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十三)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十三)

作者: 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21-07-14 16:25 被阅读0次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摘抄】

孔子没有象一般父亲对自己儿子要求格外严格,一视同仁对待弟子和儿子,学“诗”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学“礼”让人懂得如何接物待人,这是人生基本的两门必修课,他对自己独生子孔鲤的教育也是从此入手。

【感悟】

诗反映民情民意,礼覆盖道德法律;体现了孔子教学至公无私,毫无保留。

相关文章

  • 2分钟学会安排座次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对于现代人来说,“礼数”似乎是旧社会的产物。其实不然,...

  • 20181220第207《论语季氏》

    季氏篇第十六论语目录 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十三)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

  • 舍曰欲之,必为之辞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则必为之辞”,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当季氏将伐颛臾时,孔子的弟子冉求、子路前去...

  •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2019/4/10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论语译注》 作者:杨伯峻 章节:季氏篇第十六 书摘心得: 孔子曰...

  •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选自《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

  • 《论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

  • 《论语》: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

  • 《论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

  • 《论语》:邦君之妻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by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