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关
《渔王的儿子》
主题一:教导别人去掌握一项技能的时候,光传授成功的经验是不够的,对方获取技能的速度往往不如预期。
例子:对于当前比较火爆的知识付费,很多人认为在得到上听了一堆的课程或者看了一堆的书,就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但往往时间和金钱都花出去了,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是原地踏步。这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吸收的都是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别人的总结提炼,而非我们自己的,因而很难内化成为我们自己东西。从这个角度上,即便我们吸收得够多,但如果不能从自身的角度去加以深度思考,还是不能真正提升的。
主题二:我们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能够勇敢试错并从失败中学习,更容易掌握这项技能。
例子:就拿学游泳这个例子吧。自然在学的时候会有教练在旁边进行教导和指点,但要学会游泳,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水里游。自己在水里练习的过程,就会不断亲自体会游泳的各种技巧应该如何具体应用。甚至需要呛几口水,才会真切体会到什么情况下需要憋住气才能避免呛水。而这些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往往更能帮助自己快速掌握这项技能。
《乌鸦的面子》
主题一:因为害怕丢面子而拒绝做新的尝试,往往导致自己失去好的机会。
例子:有一次面试一个候选人,她有10+的工作经验,面试过程中也能感觉到她在努力显示自己是比较有经验的。当提到一个业内的缩略词的时候,她略有迟疑,显然对这个词不太有把握。但是她没有立即请教这个词的意思,或者确认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否正确,便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观点阐述。当后来问及她为什么不确认后再解释的时候,她表示担心那样会让面试官认为自己比较无知。但相反,不懂装懂可能更给面试官留一个不专业的印象。
主题二: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学习的效果。
例子:中国有个词叫“不耻下问”,说的就是学习的时候要多请教别人,不要担心丢了自己的面子。在我的公司有个新进来的比较有经验的员工,本来对他的期望还是很高的。但是后来发现他的学习速度比较慢,对公司特有的工具和流程的掌握不够透彻。后来专门找他聊这个问题,他说他确实对很多地方没搞明白,但是不好意思问旁边的同事,因为这些同事都比自己年轻,怕丢面子。他在工作中可以请教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放下面子,用空杯的心态去学习,应该能够更快掌握所要求的技能。
《抉择》
主题一:当人处在紧急情况下时往往凭直觉做出最快的判断,这个判断可能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跟犹豫不决相比,往往更能挽回一部分损失。
例子:有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一岁半的小孩趁家长没注意自己跑到马路上玩,完全没意识到来往的汽车,尤其是正好有辆大货车从远处驶过来。这时有辆小车的司机看到孩子,迅速停下车,冲出去把孩子抱到马路边上。这时那辆大货车正好呼啸而过,他自己的车子被撞到一边,严重受损。这个小车司机如果犹豫的话,肯定会失去救孩子的最佳时机了,因此,在危急时,还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断。
主题二: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最好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妄加评论,这样往往看问题会产生偏颇,偏离了客观。
例子: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的关于明星的八卦新闻,比如王宝强离婚案,并乐此不疲地对这个案子以及涉及的核心人物进行评论。但其实网民们的意见和评论只是凭自己从新闻所透露的信息得出的主观猜测和臆断,而新闻也是媒体经过刻意加工发出的,未必符合真实的情况。网民的愤慨和评论不仅不够客观,还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主题一: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能我们耳听的和眼见的都未必是真实的情况,最好还是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情的背后逻辑后再做论断。
例子:中国的股市一直为人所诟病。很多小白或者初入股市的股民往往容易追涨杀跌,结果总是被割韭菜。有时股市的上涨是庄家和机构的操盘行为,是故意抬高股价,给股民一个上涨的假象,其真实原因是诱多,等股民大批买入之后便开始割韭菜。如果股民们仅仅凭表面的股价上涨而做了简单的追涨决定,结果就会很惨。
主题二:当在生活中遭遇一些挫折或者不幸,可以用乐观一点的心态去对待,因为这有可能已经让你躲过了更大的灾难。
例子:有的人遭遇车祸不幸截肢了,会痛不欲生,甚至寻死觅活,感觉世界都坍塌了,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但是对照那些天生残疾的人,甚至还有天生都没有手、没有脚的人,照样活得非常精彩,照样坚强、乐观。只要坚强乐观,我们都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光彩,因为我们的生命还在。
学习训练总结
在本关系统学习了主题升华的提炼方法,并学习了不恰当的主题的类型。通过对四个小故事的主题提炼,对学到的提炼方法进行了练习。总体上感觉通过教练的方法可以有方向地进行主题提炼,比之前的盲目提炼的效果要好很多。此外,多和其他人交流所提炼的主题,可以看到彼此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自己反思自己的主题的不足之处。整体感觉对主题的提炼和升华在有一定方法的前提下还是要多练习,多交流,逐步进步。
答疑汇总
基础关
《老铁匠与紫砂壶》
主题1:很多时候,追求心态的平和与追求物质和金钱比起来更容易健康长寿。
例子:中国很多的长寿之乡的老人们基本都生活在与世无争的大山里,他们粗茶淡饭,每日生活简单朴素,心态都非常豁达。他们很少为功名利禄所烦恼,喜欢享受自己生活的自然状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他们的身体大多很健康,寿命也长。而现代都市的很多人拼了命的挣钱,买大房子,开豪华的车子。自己每日都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甚至发生猝死的也不在少数。
主题2:金钱并非万能,当你仅仅以金钱作为唯一的手段去幻想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往往未必能如愿以偿。
例子: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不惜花很多钱去买学区房,以至于借很多款,弄得全家的生活质量因此下降很多。但这样做未必真正帮到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仅仅以为送孩子进了好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家长。孩子如果本身素质不够,进了好学校也未必成才,最终落得花了大价钱未必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孤岛求生》
主题1:当我们身陷困境的时候,突破常规寻找出路要比坐以待毙更有希望寻找到摆脱困境的突破口。
例子:有个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非常绝望,认为自己要死了,每日痛苦。后来他想反正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为何不利用剩下的时间过自己一直想做但却没做过的事情呢,比如旅行。于是他放松身心开始旅行,没想到自己的癌症竟然好了!
主题2:当我们习惯于用常识和惯性思维去寻求解决方法时,往往会束缚住我们的想象力而看不到希望,阻碍我们从异于寻常的角度寻找到解决方法。
例子:很多人到中年的人看到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便习惯性地归结为自己不行或者公司不好,或者社会不好,也看不到任何可以翻身的机会,便就此放弃,继续在自己不喜欢的公司干着工资不高也够生活的工作,直至退休。
《教授与疯子》
主题1:当我们用惯性思维去看待某一类型的人时,往往仅关注他们更显而易见的特点而忽略了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
例子:街上的乞丐看起来都非常穷困潦倒和可怜,给人的感觉是她们也没什么能力。但其实很多乞丐都是有组织的,而且很多人非常懂得如何去打动路人的恻隐之心。有一个乞丐非常精于算计,能够准确计算他的地盘的哪个位置的人流在什么时间最多,甚至知道哪些人会经常出没在什么地方,以及跟哪些人乞讨更容易有结果。
主题2: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冥思苦想却得不到解决思路时,旁人或许能够从另类视角给出好的解决方法。
例子:用Excel去提取很多分散的数据,用了很笨的办法花了很多时间,效率极低。一个同事刚好看到,提供了一个公式,分分钟搞定了!
《袋鼠与笼子》
主题1:当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始终得不到解决时,就要及时切换思路从其它角度寻找问题的根源。
例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病灶。
主题2:当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到好处时,往往容易坐享其成而不是立即指出问题所在。
例子:高速路上大货车侧翻导致装载的菠萝等水果倾泻出来,周边的居民闻讯后过来哄抢,而不是帮忙。
《炒菜与开车》
主题1: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抱怨时,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会下他人的感受,能够更容易理解他人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子:老公经常抱怨专门在家带孩子的妻子没看好孩子,或者饭做晚了,或者家里没收拾干净。他们总以为妻子不上班,在家里很轻松。妻子借故回娘家几天,让老公在家带孩子几天,老公每天忙得团团转,立刻体会了妻子的不容易。
主题2:当我们向他人提意见的时候,让对方切身感受下类似的情境可以让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的用意,从而接纳自己的意见。
例子:公司的一个同事有个特点,当她有需求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会催对方很急,分分钟就要对方回应她。而当别人需要她帮助的时候,她却半天不理人家,即便回应也是不关痛痒,给不到点子上。有一次她找到我,我就故意没理她,直到她找了我好几次,我才正面回应。她就问为什么这么慢,我回答“平时找你的时候我们也要问你好多遍才得到回应啊”,她无话可说了。
《猪》
主题1:当我们仅凭第一印象主观地判断对方时,往往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误解了对方。
例子:
主题2:当我们在紧急关头要传递重要信息时,务必使自己的信息完整、清晰、重点突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例子:
《不生气的秘密》
主题1:始终用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周围不好的人和事,收获的不仅是身心的健康,还可能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子:
主题2: 与其把时间花在和别人生气上,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和工作上,更容易取得成就。
例子:
《养牛之道》
主题1:当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即便这个东西并不是最理想的,仍然能够让我们感到满足。
例子:让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奖赏。
主题2:直接给予的东西不一定会得到珍视,最好是让对方通过努力获得才更重视。
例子:有些公司的面试流程非常长,环节很多,一方面是为了筛选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最终进来的人有成就感,珍视自己努力获取的职位,不轻易离职。
《黑气球也上天》
主题1:不论我们的肤色、种族、外貌有何差异,只要肯努力,有卓越的才能,都是可能成功的。
例子:马云,罗胖
主题2: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
例子:
《到底是谁的错?》
主题1:当接到一项任务时,简单执行并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例子:
主题2:当我们给他人传递信息时,片段化的信息往往容易造成信息不全而导致对方理解不到位。
例子:
《分粥》
主题1:当涉及利益分配的时候,相对公平的制度可以尽可能确保每个人的利益均衡。
例子:
主题2:
《赶考》
主题1:做一件事情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做这件事情时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更容易导致好的结果。
例子:运动员比赛的自信心和亲友团的鼓励
主题2:对一个信号的解读往往有多个角度和方式,而积极和消极的方式可能会直接影响做事情的心态。
《六分之六的人生》
《系鞋带》
《好苹果与烂苹果》
《王鱼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