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好朋友,小孙最近快要结婚了。她和他男友在高中相识,相恋至大学。恋爱期间很是很是甜蜜,朋友看了两人之后,也是十分羡慕。
可就在前两天碰见小孙时,小孙垂头丧气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说:“现在结个婚简直快要了全家人的命。”
原来小孙父母只是工厂职工,俩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再加上小孙的一点积蓄,为他置办了婚房,但他们却已花尽了积蓄。最后装修的钱都是老两口借的,本来以为有了婚房,以后在努力努力俩人一起买一辆车,从此开始了幸福生活。
彩礼20万,这让小孙父母彻底傻眼了。对一个富贵家庭来说,这并不难。可对一个刚买了房子,耗尽了积蓄的家庭来说,可真的是,俩人为了这件事情也是冷战,吵架。原来很幸福的一对的情侣,如今却有了很多隔阂。
2.
朋友对我诉说这件事后,我随即一蒙,不过随即便想通了小孙女友的逻辑。她其实只是想通过高价彩礼获得更好的态度。举一个例子,诺基亚和苹果,一想到诺基亚,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既便宜又耐摔。而对苹果,第一印象则是又贵又容易碎。因为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对诺基亚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对苹果既然贴膜又戴套,以防摔坏换屏。


3.
这种成本影响态度的事情,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徐庶要寻母离去后,刘备需要一名军师。徐庶便推荐了诸葛孔明,刘备知道后便打算派大将去请诸葛亮。可徐庶告诉他,诸葛孔明乃当世之奇才,因此一定要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
第二天,关羽和张飞便随着刘备前去,等他们到了新野,却只寻见了诸葛亮的童子,童子回到孔明出去游玩了。现在不是是在友人家还是在田埂上或者是山中,寻之无果后,刘备草草交谈便回到新野。
过了几日,刘备等人再次出发,当时的天气极其恶劣。试看原文“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当属天寒地冻的,刘备一行人披着御寒的披风,前来寻找孔明,却依旧没有见到诸葛亮一面,只能留信一封,踏上归途。

苦苦等待,刘备终于第三次出发。诸葛亮在家,诸葛亮虽然在家,但他却正在休息。刘备便静心等待,终于求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与诸葛亮商议图霸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让刘备找寻三次呢?一者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二者则是,为了增加刘备追求倒自己的成本。
4.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很普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此方法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用人话来说,就是干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钱,而钱来的越艰难花费时便越小心。诸葛亮虽然不懂经济学,但他却懂心理学。他知道越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会越不珍惜。
人性如此,人的行为是符合经济规律。因此,为了女性以后的幸福,我认为女性应当获取高额的嫁妆。当然这个高额,是相对的,对有的家庭来说,可能一千万都少,对有的家庭来说,可能十万都多,量力而行最好,像小孙女友那样的不可取。还好,最后小孙的女友也想通了,在彩礼上松口了,而他们也如愿以偿的结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