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碑记 |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碑记 |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作者: 叶冷随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7-09 23:41 被阅读0次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康熙御碑,又称赑屃碑。


康熙“泉林记"御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第一次游泉林,曾作《泉林记》,后建康熙碑,将《泉林记》用汉、满两种文字镌刻在碑正面,碑高7米,宽2.5米。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泉林,瞻仰御碑而作《泉林二首并记》,镌于康熙碑后。

该碑后被毁。1997年重修,其高12.6米,宽2.2米。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

泉林记

(清)爱新觉罗•玄烨

朕被服至道,诵法孔子于诗书简册之中。羮墙载见,如闻其言论而接其声容者,匪伊朝夕矣。尝以不得一登阙里之堂,观其车服礼器、山川风物慨然。至圣之音徽,每低徊于中而不能自已。迺者在廷之臣,咸谓古者天子巡省方岳、观察民俗。朕俞其请,因念岱宗在望,于迈鲁郊,夙昔所怀,今兹可慰。

嵗之冬月,舆卫北还,扺于泗水东境,距其县治五十里陪尾山之阳,众泉出焉,石窦含岈,清流荡潏,下合沂泗,远波悠然,相传为子在川上处云。旁有古寺,厥名泉林,坡陁幽旷,树木茂密,虽古今异时陵谷不改。去圣人之居如此其近,意者当日杖履所经,周览原泉,黙契道体,喟然发水哉之叹者,其即斯地耶?于是停骖弭节,瞻眺久之,恍乎如有所得,殆移晷而后去也。

夫天地无终穷,流水之出于天地者亦无终穷。圣人之道,川流敦化,万古不息,与天地流水同其无终穷焉,其何能已于予怀耶?孔子系《易》,其言天也曰“行健”,言地也曰“无疆”;孟子之言水也曰“盈科而后进”。君子之于圣人之道也,溯源穷流,学水至海,亦若是焉而已矣!

朕既幸宫墙,亲觌至止非遥,而又喜泉源胜地圣迹所存,而得游历其处也,遂为之记。

光绪本《泗水县志》载《泉林二首并记》,其记曰:乾隆二十一年岁在丙子,春三月,祭告孔林,礼成,旋驻跸。此乃康熙甲子皇祖临驻地也,因成二律敬镌碑后。

泉林二首并记

(清)爱新觉罗•弘历

其一

修禊昨才过上巳,禁烟今已近清明。
绿浑草色轻风拂,红润花光宿雨晴。
老幼就瞻由次第,泉林苍秀正逢迎。
碑亭贔屃先钦读,益识文谟望道情。

泉林二首并记

(清)爱新觉罗•弘历

其二

奎章明喜尼山近,我自尼山祭罢来。
旧日行宫重修葺,暮春曲水足追陪。
泗源叠出似之矣,陪尾传讹久矣哉。
林色泉声欣始遇,得教散志一徘徊。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

相关文章

  • 碑记 |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康熙御碑,又称赑屃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第一次游泉林,曾作《泉林...

  • 生存在泉林并不难

    在泉林工作这些年相信一句话,靠打工当工人发不了家,仅仅混个温饱也算是托了泉林的福。 像我这样的远道和尚来泉林工作不...

  • 赖辉东《论语史鉴》5.14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第14章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孔子最得意、最亲密的弟子。姓仲名由。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子...

  • 泉林黄金小镇

    这个旅游景点叫泉林黄金小镇,是由奥园香港上市公司开发的,整个项目占地12000亩,分成两个板块的,一个是湖泊板块,...

  • 泉林,我依旧保持沉默

    转眼又两年多了,泉林发展形势仍是捉襟见肘一天不如一天。 放假、休班,成了厂里公开的主题。 从泉林成立的那一天到今天...

  • 泉林,教我做人要实际

    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泉林教给我很多社会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比如说生活在泉林讲现实,面对当官的和政府官员一样,他做...

  • 泉林,工资的故事。

    像一阵风,街头巷尾捡垃圾的、扫大街的,就连卖菜的二道贩子和摆地摊的人都听说泉林换老板了。 新上任的老板是抓党政工作...

  • 泉林,让人堪忧。

    现在的泉林今非昔比,没有了当年的红火,也没了那些年的生机和人气。留下的只有工人对十一个月不发工资的抱怨,无助和面对...

  • 泉林,人才的乐园

    墨子名言: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这句话用在企业上也是同样道理,治理厂子而不优待贤士,厂子同样会灭亡。墨子的意思...

  • 端午游泉林山庄

    端午小孩在家,为缓解他面临高考的压力,也为防止他在家玩手游,便提议去泉林山庄玩一天,顺便跟两个小外甥一玩玩,让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碑记 | 泗水县泉林康熙“泉林记"御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mq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