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感恩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强][强][强]老师反馈一下检查的情况:
一. 有20个同学提交了作业,有13个同学背诵两首诗的字音全对,有7个同学有要注意的地方:
1.黄裕惠[玫瑰][玫瑰]
2.赵鸿安[玫瑰][玫瑰]
3.何治坤[玫瑰](澹dan 4)
4.钟译德[玫瑰][玫瑰]
5.钟志杰[玫瑰][玫瑰]
6.朱玮东[玫瑰][玫瑰]
7.蔡宗求[玫瑰](峙zhi 4)要读出卷舌音。还少了第二首没背。
8.何舒雯[玫瑰](幸xing 4)读成了第一声,要读第四声。
9.王泽杰[玫瑰][玫瑰](表现很棒[强],如果语速慢一点、严肃一点,效果会更好[加油])
10.龙思雨[玫瑰][玫瑰]
11.蓝彩荧[玫瑰][玫瑰]
12.李鹏昌[玫瑰][玫瑰]
13.张武龙[玫瑰](幸xing 4)
14.杨欣宜[玫瑰][玫瑰]
15.曾怡萍[玫瑰](漏了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6.谢宗志[玫瑰][玫瑰](表现很棒[强][强][强])
17.张桂芳[玫瑰][玫瑰]
18.李世鹏[玫瑰](遥yao 2)
19.黄薛妃[玫瑰](幸xing 4)(郎lang 2。不是前鼻音,要读后鼻音)
20.王乐乐[玫瑰][玫瑰]
二. 老师的点评:
1.同学们对于上学期学过的古诗文已经能够背得很顺溜了[强][强][强]。
2.大家在背诵的时候,少了一点“感情”。只有在深入到了诗歌的情境之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像《观沧海》,我们要在脑海中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诗中“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我们设想自己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从中体会曹操出征乌桓,志在必得的雄心壮志。读的时候,要体现这样的情感。
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 “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也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第三四句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 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读时两句间须有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下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3.在小学时,同学们都已经训练过朗读,现在升到初中,应该进一步提升朗读能力,变朗读为美读。读古代诗歌时要读得慢些,吐字要清晰,要读出古代诗歌的音韵美感。
三. 老师的建议:
1.站起来,面对镜头,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大声、流畅地背诵。
2.落落大方就是最美的姿态。勇敢一些,你就是最棒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