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镇偏隅吴江西南,西出一路抵南浔,南下隔河即乌镇,感觉吴越文化在这里交叉重叠。自从桃花源大酒店老板沈月忠成为吴江酱肉(酱蹄)非遗传承人,他是铁了心做本土美食,这回吴江家庭菜公开课征集参与单位,他家以吉祥喜蛋和烩三鲜获得第九场演示资格。
喜蛋,我知道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孵胎蛋。鸡蛋或鸭蛋在孵化中因温度等非人为因素终止孵化的,已经成形且长毛的称全喜,已经成形但无毛的称半喜。孵化13天左右,人为中断孵蛋过程,专作食品的,称活珠子或玉龙蛋;第二种是红喜蛋。家里生了小孩,将红曲水与鸡蛋同煮染色,送给亲戚朋友,有让人沾喜气的意思,收到三个红蛋不必回礼,如主家送你五个红蛋,则暗喻请满月酒,与主家关系不一般的你须掏份子钱了;第三种是喜宴菜。亦是本文正解,桃源及周边农村的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宴必有此菜。鸡蛋白煮后去壳竖切一分为二,各在断面上用肉茸修饰成蛋形,再蒸煮或过油红烧而成的菜。苏州传统菜中有金银蛋,所不同的是将蛋黄取出加蛋清及盐酒与虾胶肉膘搅拌替代肉末,且需假蛋部分在油中煎黄。
桃花源大酒店的刘郎总厨用最为简洁的手法,演绎了喜蛋的诞生过程。先将250克五花精肉细切粗斩成肉末,冬笋半个切末,干香菇50克泡发后切末,肉末及笋末、香菇末放入盆中,加葱姜水、5克盐和15克绍酒,打入一枚鸡蛋,用手一顺拌和上劲,混合成肉茸;取土鸡蛋5枚,白煮后剥壳竖切开,在鸡蛋断面用手蘸黄酒抹一下,以增加肉茸与鸡蛋的黏合度,将肉茸在鸡蛋断面上修饰成蛋形;肉茸部分朝上,入笼蒸7分钟,出笼装盘,旺火热锅兑水下水淀粉,将玻璃芡淋在喜蛋上面即可。

切肉前一定要剔除筋膜,不然会大大影响口感;将干香菇泡在密封容器中使劲摇晃,可在5分钟内完成涨发;把葱结和姜片放入饭碗中,注凉开水,用手挤压后葱汁及姜汁融入水中,此水即为去腥解腻的葱姜水。
现场问居民,如何才能保证煮蛋时鸡蛋黄在蛋中央不偏不倚?有人知晓:将鸡蛋摇晃再煮。是的,摇晃后放入冷水锅内小火煮开5分钟,关火焖1-2分钟。在冷水中浸泡可减轻蛋压,小火烧可防鸡蛋爆裂。喜蛋作为喜宴菜,不能缺角。因此,挑新鲜鸡蛋是前提,鸡刚下的蛋里面没有气室,约3天后气室渐大,以鸡蛋在冷水中的状态,可以大致辨别新鲜程度:平躺水底,新鲜;倾斜水中,约有三五天时间;直立水中,已过一周;浮在水面,坏蛋一个。
记忆中我去铜罗姐姐家作客时必有此菜,却从未在吴江的饭店餐馆吃到过喜蛋,想来这菜的区域性极强,如此美食理应分享。
不知从何时开始,饭店餐馆里的菜牌和菜谱上不见了烩三鲜,价廉物美的菜肴不见踪影,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嫌利薄以及厨师不会做。餐馆老板往往将生意差归罪到菜品上,无形之中将餐馆的家当全部押宝在主厨身上,却不知菜品的结构往往主宰着餐馆的生杀大权,烧得一手好菜的厨师未必一定旺店,为大众烧他们喜欢吃的菜,才应是老板所愿和厨师的安身立命之本。烩三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理由淡出人们的视线。
烩,是将汤和菜混合烹制的方法。原料大部分为熟或半熟,一般用小火,出锅前勾芡,非常适合家庭烹饪。烩三鲜的原料没有定式,通常为肉皮、肉圆和河虾。将200克五花精肉细切粗斩,葱姜水、绍酒5克、盐3克一顺搅拌上劲,将肉茸做成鸽蛋大小的肉圆,下沸水锅定型后捞出备用;涨发好的肉皮100克,取大白菜梗200克均切成菱形象眼块,冬笋1只切薄皮;旺火炝锅,煸炒白菜梗,依次放入肉皮、冬笋、涨发黑木耳50克,入高汤300克,入肉圆和河虾50克,烧开后继续5、6分钟,汤汁略收后勾芡起锅。

衡量烩三鲜的成败,肉皮是主要因素,好的肉皮结实而有弹性,可网购三林塘肉皮,将肉皮在温水中浸泡回软,如觉油腻,可再在沸腾的开水中放丁点食用纯碱粉,焯肉皮以退油,再在清水中漂洗净,沥干水即可改刀备用;冬笋有少许的齁涩,可带壳煮熟,再剥壳改刀;黑木耳可放在密封容器,如LOCKLOCK中,注温水浸没,加盖使劲摇晃4分钟即成。
以往烩三鲜离不开大葱,大葱清香可人,若放不可多,可与肉圆同下。不过我还是觉得大葱的绝配不是煎饼,就是猪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