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来简书第六天,写作有啥意义?
你有愿望吗?那种即使你现在实现不了,但提及它时你仍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的愿望?
我有。
小时候喜欢听故事看课外书;上学后作文偶尔被表扬,经常被批评,批评原因是天马行空(跑题严重);文理分科时喜欢文科却不情不愿地做了理科生;写过文艺小句子,修改n次后发朋友圈,眼巴巴地等着别人点赞;被人意味不明地称赞过文艺女青年;幻想过长大后成为作家,被现实打败后,只能将那些心动深埋在心底。
可那些你真正热爱的东西,不管埋藏多久,都不会消失的。它们只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重新萌芽,破土而出的时机。
高考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再写过属于自己的文字。直到最近,心里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那些埋藏了很久的热爱,终于破土而出了。我想:那就再试试看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毕竟我还这么年轻,梦想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于是我来到了简书,找了一个小小的角落,继续编织自己的梦想。
开始的几天,我认真又矫情的写着自我感觉良好的小文章,偶尔还配几张应景的图片,每天打开简书的次数比QQ和微信还多,期待着有人能够看见我的文字。迫不及待地渴望得到认可,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开始写简书的状态吧。
我不是什么天赋极佳的人,也不是写作多年的江湖高手,我只是一个喜欢文字的普通人。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终于能用一个正常的心态对待简书了。
我逐渐开始明白,写作是一件需要时间加持才会得到回报的事情,相比短期的斗志昂扬,它更需要细水长流的坚持和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打磨。
之后的几天里,码字打卡完成后,很少再去打开简书,日子平淡无奇的过了几天之后,一件偶然的小事让我重新开始审视写作这件事。
那天闲来无事,打开简书逛了逛简友广场,自己的文章上传的早,已经被刷到下面去了,于是我点开了一些刚刚上传的文章。
他们大都和我一样,抱着对文字的喜爱或是对写作的热情,每天用心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文笔或许并不惊艳,但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是对朴实生活的热爱,他们愿意认真记下那些美好或者苦恼,用自己的文字去思考人生,感悟生活。
也许是因为在同一条路上努力前行,怀着惺惺相惜的心情,我认认真真地为每一篇文章点了赞,有的甚至留下了自己的评论。
我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我的也点赞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我想,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鼓励。点完赞也顺手点了关注,然后我就退出了简书。
几个小时之后,当我再次打开简书时,我收到了十六条消息。
说实话,我想过自己点赞后也许会有人抱着好奇的心态看看我,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却没有想到会有人对我会回以同样的关心。
收到的这十六条消息里,有的是互关,也有的是对我评论的回复,甚至有一个,是同为山东人的一位老乡发给我的私信,一番寒暄以后,他发给我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开始重新理解写作的意义。
那句话是:用文字对抗时间。
我们都是普通人,即使自命不凡,也不得不先屈就于现实。但屈就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仍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对抗现实对梦想的腐蚀,也对抗那些前行路上的挫折与失意。
前段时间自我埋怨了很久,后悔大学专业没有选对,我本该选择文学类专业的,却阴差阳错地学了化学。在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在大学期间学习文学类的专业知识的时候,我是沮丧无助的,觉得自己已经与梦想擦肩而过了。
但是你看,我还没放弃呐,我仍然在不服输的对抗,每一天的码字打卡都是我在与现实对抗。起初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从我明白那句话(用文字对抗时间)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了。
写作的意义有很多,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但对我而言,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守护那些我内心深切热爱的事物;对抗那些现实中妄图打败我的磨难;以及,见证我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你有愿望吗?那种即使你现在实现不了,但提及它时你仍热血沸腾,心生向往的愿望?
我们都有,不管是藏在心里从未说出口的梦想,还是正在为之艰苦奋斗的目标,又或者是是马上就要抵达的目的地,我们都有。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也许路过你的人只看到了烟,但请相信,坚持下去,终有一天,得偿所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