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月三板斧纪实

五月三板斧纪实

作者: 94f443803a43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09:18 被阅读0次

          5月5日,作为工作人员和组内小精灵,在下午的时候就入营,虽然对于即将开始的三板斧项目,所有的口碑评价都出奇的好,但是内心还是存疑,行动学习,U型理论这全部是背后的理论,但我也知道人,是充满了一切不确定的。这也是为什么管理学更迭至今,回归到要向人的内心去探求内驱力。

            这次参加的都是公司最核心的中层,虽然提前发布了课题,但最真实的感受大概是“课题很有意义,但对于三天能拿到的结果,保持怀疑”

            第一天晚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山老师在反复问,“这是你们想要的吗?”“这是你们想要的吗?”“你们真的觉得这事有意义吗?”

            关于这点,我所在的组内在彼此问“这是我们的痛点吗?”“你痛吗?”——“痛!”。“那我们一起就这次把问题解决了!”

            统一了目标之后,组内分析研讨后,我们认为清楚了问题和目标,开始准备我们的目标澄清材料。

            这天结束于凌晨12点,心里觉得这个睡觉时间属于比较晚,完全没想到接下来的两个晚上,会更加极限……

            5月6日上午,做第一轮目标澄清汇报,我们组其实还是比较自信的,抽到了第一个汇报,汇报结束,本组基本所有发言成员都被评委老师极限挑战:

          “你们是帮谁解决问题?谁是客户?”

            “这个问题存在多久了?凭什么你们觉得你们可以解决?”

            评委点评完毕,可以感觉到我们原来自信的气场有一丝丝减弱,可能有不舒服,可能有惊讶,但好在组内分析打气,迅速调整了内容,这次我们觉得应该下午的第二轮没问题。

            第二轮评委评审的问题仍旧尖锐,“你们解决的是他们的问题?那他们自己的痛点是这个吗?你们问过他们吗?”“这个问题,你们想不想,要不要?该不该去解决”

          组内做了意见统一,我们就是要在这三天把问题解决掉,我们想要这个方案,作为腰部也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没错!我们要结果!而不是花里胡哨的PPT。

          当天晚上第一轮组内绩效,通过评委的点评,观察到了很多我们自己平时做绩效管理的不足:

          比如标准不量化,没有针对性,形式主义,公平性考虑不足。书面理性文字被转化成了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我们自己成为那些例子……感受很冲击,直接

        培训结束后,做了鱼缸会议,彼此点评了优点和不足,非常坦诚。有伙伴基于建议在开始做行动调整,很棒!鱼缸会议结束大概在凌晨一点,直接邀请了另外一组(也是实际这个问题的关联小伙伴)深入访谈他们的问题感受,痛点,重新理清真正重要的需求,如果我们想要三天解决问题,我们就需要去抓住最最重要的,最最有可行性的那个点,去解决它。

【感受】目标澄清花了整整一天,每个组领取的一开始的问题都很大。这个背后,其实考察的是管理者对于问题的深入分析,抓关键落地的能力。三天要有落地方案,我们需要聚焦在最纯粹的问题痛点本身,并且要去论证哪个点落地可行性最高。

        这一天结束于凌晨三点。

        5月7日,作为组内小精灵的我开始为大家准备红牛和咖啡,大家开始要靠功能饮品涨精神。今天要做出方案策略。基于昨晚的需求摸底,我们发现,客户需求和我们认知的重点不一致,小组决议要推翻原来的想法,找更加贴近痛点可落地的方案。全面推翻的结果是……我们今天的PPT朴素的像个……WORD。

          方案的转型,时间不足带来的是思考分析的深度,全面性不足,第一天的小组积分优势有点降低。今天的内容里,通过评委点评,通过大山老师组织的组织印象主观体验,提醒我们注意到,腰部该关注什么?腰部该有的观察视野和角度?落地方案要站在业务链条的纬度推演?围绕“谁是我们的客户?”全体成员交换了观点。

        今晚的组内绩效更严峻,每个组的最后一名都面临被淘汰出组的结局。感受很深刻,从考核者转为被考核者,并且还可能是被淘汰出去的那个人,小组长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对于组长的点评更加犀利。

      其中一个环节对另一组组长的一句点评“你是觉得说,这三天结束,这个团队就散了吗?”,这个问题被重复了三遍以上。

      视人为人,深受触动。各组成员结构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集中培训的内容结束在凌晨四点。小组需要做个决定,如果去休息,担心做不完最终的方案,所以我们决定豁出去,先撸方案!

        小组集中做方案的房间窗帘一直开着,从窗外黑漆漆到看见一丝佛晓再到我们一起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方案框架、内容逐渐丰满成型。

      【感受】内心究竟有多渴望,这个是第一天反复被老师问到的话题。在今天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人,只有为自己最渴望的目标才会倾尽全力。我们可能还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怀在里面,是的,问题由来已久,肯定有背后的原因,但是这是我们需要去注意的实施点,如何在这样深层次的背景下去做努力,因势利导才更有意义!而且我们解决的就是我们的痛点,这个目标有意义!我们小组想要赢!三天结束,我们不会散,因为我们还要进一步去交付结果!我们要真正的落地!而且,在这次高压下形成的更深的心理链接,让我们也许开始有信心继续团队作战,去啃掉更多的问题……

            5月8日,终局的汇报。我们组成员的精力被消耗到极限,红牛和咖啡似乎都不管用了,坐下似乎就要睡过去。但,还要坚持,并且做更好,因为这事有意义!而且我们要赢!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如愿以偿,胜利是最好的团建,在这里有更深刻的体会。

        【感受】“想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理想主义的微光可以照亮多远的未来?怎么样可以一直去做“胜利的团建”……三天三晚的时光里充满了各种启发,很多,内心可能会有很多触动,但是这个触动可以多久?我们是现实主义的去认定说,时光会冲淡所有的回忆和感受,还是说主动去做一些刻意的管理,点亮一点点“理想主义”之火,去愿意相信“相信的力量”呢?

        我选择,去相信,相信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月三板斧纪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sioqtx.html